孩子的时间观念怎样去培养

孩子的时间观念怎样去培养

孩子从小作息混乱,与他人生活不同步

在0~2岁之间,孩子的这一习惯仅仅是对父母和保姆的作息提出严峻挑战。

宝宝进入托儿所或幼儿园后,与他人的生活严重脱节,别的小朋友吃饭时他要睡觉,别的孩子睡觉时他要玩耍,常常被老师视为“捣乱分子”加以斥责,换言之,从来没有经历过“时间培训”的孩子,乍一进入一个对时间要求严格的环境里,他会有很严重的挫折感。这种挫折感有可能强化孩子的分离焦虑,令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喜欢上幼儿园,排斥集体生活。

宝宝做事磨蹭拖沓,长大以后容易学习效率差,严重的还会诱发“哭泣综合征”和“橡皮综合征”

“哭泣综合症”是指因为拖沓受到成年人的催逼与斥骂后,孩子不知所措,不知道自己的哪些作为诱发了大人的怒气,只能以哭泣来反抗与宣泄。而“橡皮综合症”是指缺少时间观念的孩子在初学写字时,老是在一两个字上打转,反复挑剔、反复怀疑,缺少一种时间上的紧迫感和流畅的“行动力”。而这两种症状都会影响孩子未来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的发展。

宝宝每天活动的目标性差

对“时间”懵懂不明的孩子,很少要求自己何时何地完成什么,换言之,很少有主动的“目标”,在幼儿园老师眼里,常常被视作心智发育滞后的表现,自然而然的,这样的宝宝会感到自己承受了很多额外的压力。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时间观念不明的宝宝也面临“信用缺失”

——久而久之,小伙伴会对动辄迟到、缺席的他有批评、有疏远,认为他讲话不算数,不守信用,这将严重阻碍宝宝“外交活动”的正常进行。

循序渐进,帮助宝宝建立时间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