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做事专心的几方法

让孩子做事专心的几方法

1.孩子的大脑还在“施工”

注意力、抑制冲动的能力跟大脑前额叶的发育有关,而大脑要到20多岁才会完全发育成熟。也就是说,小朋友的大脑还在“施工中”,注意力自然比较短。小学年纪的孩子如果读书写功课2、30分钟,就会想做点别的事、起来动一动,是正常、可以接受的。父母如果期待孩子可以像大人一样,坐下 一两个小时专心做事,其实是不切实际、强人所难的。

2.过度学习,资讯爆炸

很多父母叫孩子天天去补习、学才艺,可是孩子根本没办法消化、吸收那么多东西,表现出不专心并不奇怪。“孩子明明只吃得下半碗饭,父母却硬要塞给他一碗,最后他什么也吃不进去,”她比喻。

3.学习内容不适合孩子的程度或兴趣

学习内容太难、太容易、不符合兴趣,让孩子跟不上或觉得没有挑战、无聊,都会让他无法专心。家长可以跟老师讨论如何调整学习内容、进度及方法。

4.动态的学习太少

小孩(尤其是男生)本来就需要较大的活动量,但现在的小孩太多时间都在坐着从事静态活动(看电视、打电动、补习),过多的精力无法发泄,就容易显得躁动不安。“有足够的活动,特别是户外活动,对提升注意力,甚至整体智能发展都有帮助,”她说。幼小的孩子尤其需要探索式的活动(例如观察自然生态或大人的活动),“探索、摸索是孩子学习非常重要的方法,因而他们会显得比较静不下来,可是这个重要历程却被大人忽略,直接要他们坐着去看参考书上的答案,”洪俪瑜感慨。她小时候在乡下自己摸索怎么编稻草,到现在都还记得;“自己摸索学到的东西,想忘都忘不了;别人塞给你现成的知识,拚命记却都记不住。”

5.父母管教不足或不当

常有听众带着小孩一起来,却不约束小孩,任由他们在演讲进行时跑来跑去、大声喧哗。“很多孩子该静的时候静不下来,该动的时候动不起来,”她建议父母,从小就要教孩子在什么地方应该安静,什么地方可以说话、走动。如果带孩子去公共场所,可事先准备一些书、小玩具,让孩子练习自得其乐、不干扰旁人。

6.生理或心理问题

孩子放学回家,可能饿了或困了,就不容易集中精神。过敏的症状,如皮肤起疹子、发痒、流鼻水、鼻塞,也会连带使孩子不能专心。心情不好、压力大等心理因素也会造成不专心。

7.药物副作用

有些感冒药、抗过敏、气喘或癫痫药物会让人昏沈、嗜睡、注意力无法集中,可以请教医师能否换药。

12招提升注意力

如果孩子不专心并不是以上因素造成的,可以参考下列方法提升注意力:

1.营造适合读书的环境

书桌、书架整理干净整齐,玩具收起来。书架上课外书跟教科书分开放、分科别放,而且只放这学期的书,用过的书收起来。房间不要有电脑、电视、电话。文具准备齐全,不要临时东翻西找。父母不要变成“干扰源”。例如在门外大声看电视、说话、走动,或一直探头“关心”孩子写功课的进度等等。

2.作息规律

注意力不足的孩子特别需要父母帮忙建立规律的生活。例如起床、读书、睡觉时间都可以固定下来,周末可以稍做调整。也可以协助孩子订读书计划。如7:30~7:55写国语习作,休息5分钟;8:00~8:25温习数学。每做完一项就打勾。订计划可以让孩子知道今天有哪些事要做,学着分配时间;看到勾勾愈来愈多,孩子也会有成就感。

台湾师大特教系教授洪俪瑜建议,在孩子上课期间,家庭生活的节奏尽量有规律、简单一些。她看到有些小孩放学后要赶5、6个活动:去安亲班、才艺班、去奶奶家吃饭……,冲冲冲、赶赶赶,小孩缺乏规律的生活让他可以自己学习安排活动、学习计划做完一件事。

3.找到读书的黄金时间

亲职教育作家李国英小时候曾经成绩不好,后来有位大哥哥教她,把每天做每件事开始和结束的时间都记下来。一星期后,大哥哥和她一起讨论这份作息纪录,才发现她在洗完澡后才比较有精神,是读书的黄金时段,后来她试着放学后先洗澡,果然学习效果好得多。

4.渐渐延长专心时间

一开始孩子只能专心10分钟,可以鼓励他“要不要再多5分钟”,慢慢延长到可以专心15、20分钟。不要一开始就订高标准。可在书桌前放计时器或闹钟,帮助孩子了解自己目前的功力。

5.手到口到

读书时写笔记、划重点、念出声来,都有助专心。

6.让大脑喘口气

台湾师大特教系教授洪俪瑜说,人要一直保持专心其实会累,专业的口译人员每15~20分钟就要换班,就是要避免过度专心造成疲劳,工作反而出错。因此,让孩子每读书半小时到40分钟,就起来活动5到10分钟,是很必要的。“要求孩子整天时时刻刻都要专心,不让他放松,不见得有利学习,”她说。台北教育大学兼任教授王淑俐建议父母要改变“读书愈久,效果愈好”的想法。与其要求孩子在书桌前坐得久,不如要求他们有效率:在有限的时间内,把该做的事做完、做好。如果孩子半小时就可以完成功课,父母就没有理由硬要他们坐一小时。

7.验收学习成果

台大化工系教授吕宗昕建议,当孩子“宣称”读完书或做完功课,父母不妨抽查、抽问一下,如果发现孩子只是敷衍了事,应要求孩子补齐。几次下来,孩子就会知道,专心念书只要用很少时间,心不在焉却要付出几倍的时间,聪明的孩子自然会选择专心。

8.节制使用“三电”

洪俪瑜指出,电脑、电视、电玩虽不会直接导致注意力不足,但孩子习惯了充满声光的刺激,就不易静下来品尝书本的知识。“习惯了重口味食物,就不爱吃白饭,”她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