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远期帮孩子度过
大约在14岁左右与父母最为疏远,心理学上称“疏远期”,这是一生当中最为疏远的时期,也是一生中矛盾最为突出的时期。这种现象可以持续整个青春期。“青春期”遭遇“更年期”
青少年的“疏远期”现在提前到12岁―18岁。开始表现在言语上的偏激,要与成人年发生冲突,譬如老师、家长等,这是由于身体的巨变引起的,有人比较明显。这时他自以为是,觉得自己有主见了,于是不听话,不礼貌,好像没有知心朋友,很压抑,情绪低落。常常是一句话或一件事就成了“导火线”而产生过激行为。
如果这时遇到家长的“更年期”,“两期相遇”,必然硝烟弥漫,发生争端。
应当指出,青春期特别是出现“疏远期”的孩子,更需要“亲子关系”。
我们知道“更年期”家长也会出现烦躁,心理矛盾等现象,而碰上孩子的“疏远期”时,孩子还没有成长成熟,没有失败的体验,也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是一味以为自己“长大”了,不需要父母的呵护,自己有主见了,可以自作主张了,如果此时父母一味自顾自地斥责孩子,或者高高在上,把他当小孩子教育;或者缺乏耐心,各忙各地,认为自家的孩子难教,不易理睬,缺少沟通,这时的孩子就更加叛逆,甚至封闭起来,不理大人。杨红霞老师说,很多心理个案治疗到最后都发现问题出在孩子,根源却来自于家庭。“亲子关系”治心灵“黑色地带”
其实,人心理都是有问题的。正常人心理通常也有心理曲线:正常颜色是由白―浅―深―黑,可以调节由黑―深―浅―白,呈浅灰色也是正常状态,而13岁到17岁少年却很容易滑落到“黑色地带”,所以不能乱贴标签说“心理有问题”,确认心理有问题需要医生确诊。一般心理走到“黑色地带”时需要人际交往,同伴或者亲情包括父母的亲子关系来缓解,也可以心理老师干预,办法通常是预防、预警和干预,深层次才需要药物治疗。
青春期的少年自我意识刚刚发展起来,由于身体的变化引起心理的变化,如果为人父母还停留在“你是我的孩子,我叫你干嘛就应该干嘛”的习惯思维上,当然引起心理反弹,所谓的“代沟”就是思想不一致并在无法沟通的情况下形成的。最关键的是建立一种“平等关系”,首先要让孩子说出来,说出心中的想法,看他心里有什么不舒服,并反思自己青春年少时的种种行为心理,一起面对人生苦恼。
-
每个人都有潜在的心理疾病有哪些相信在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个人都特别希望自己的心理更加健康的,但是如果是心理方面出现问题,那么这种情况也是非常危险的,尤
-
字迹看穿一个人的性格字迹很多人都是非常的不一样的,从我们不一样的字迹上可以很好的看出这个人的性格特点来,那么什么样的字迹代表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
打招呼的不同方式透露不同性格和人打招呼自然是非常正常的,我们几乎每天都要跟别人打招呼,但是我们如何打招呼也是非常的重要的,不同的打招呼方式可以透露不
-
心理健康 八个让你心理更健康的方法随着现在时代的慢慢进步,可能很多人都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的,而且平时就是因为生活压力大而导致的,所以现在我们大家就应该了解
-
产后抑郁症的三大危害有很多妈妈在,生完宝宝以后肯定会出现一些产后抑郁症的发生,这个就是因为当时没有很好的一种情绪,所以才导致的,其实产后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