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情绪要教会孩子

表达情绪要教会孩子

1.知道自己表达情绪的方式可能会影响别人的反应,因此会选择恰当的自我表达方式;

2.产生负面情绪时,懂得用一些方法去缓解情绪的强度与持久度,以便把情绪调整过来;

3.处于强烈的情绪状态时,能够自我克制,不至于做出不当的行为;

4.知道表达情感时要遵循哪些文化规则。

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我们有心,会找到很多提高孩子情绪能力的方法。

5大策略提高孩子的情绪能力

1.面对面,“照镜子”

父母抱着婴儿,与他面对面,并模仿他的面部表情。当婴儿快乐地微笑时,父母也报以微笑;当婴儿惊讶时,父母也做出惊讶的表情。大多数婴儿会喜欢这种模仿游戏,并会主动变换表情来逗父母,由此产生情感共鸣。

心理学家发现,父母大多会模仿婴儿的表情,并随着婴儿的好奇、痛苦、惊讶和快乐的表情,来变化自己的表情。这种面对面的模仿游戏,使成人可以将婴儿的情绪感受反映给婴儿自己,并传达成人对婴儿情绪感受的评价。于是,婴儿可以观察到千万种情绪表达,学会跟别人沟通彼此共同经历的情绪状态,学会通过情绪来对周围施加影响。

2.给情绪“贴标签”

经常用一些情绪词汇来描述孩子当时可能的感受。比如,在孩子被同伴拒绝时,妈妈问他:“你很生气是吗?”然后,妈妈把他抱起来安抚,问他:“现在你高兴些了吗?”

孩子的情绪感受其实非常广泛、复杂,但是却可能没有能力说出来。父母用各种情绪词汇来描述他当时的感受,可以确认孩子的情绪,给孩子提供情绪“标签”,同时丰富孩子的情绪概念,也帮助孩子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

3.在游戏中体验

在过家家游戏中,小红扮演妈妈,小为扮演儿子。一会儿,“儿子”生病了,“妈妈”非常着急,关照他,带他上医院;一会儿,“儿子”骄傲地告诉“妈妈”,他会自己吃饭了。

在各种象征性游戏和体能游戏(例如过家家、画画、跳舞、搭积木)中,孩子的情绪语言最多、情绪行为最生动,这可以锻炼孩子情绪表达、理解和调节的能力,让他学到更多协调自己和别人感受的方法,尽情地体验各种强烈的情绪,并不断地调适自己的情绪。

4.在交往中实习

小柱经常爱发脾气,打小朋友,小朋友都不愿意跟他一块玩。在妈妈的帮助下,小柱明白了在愤怒和不快时,应该控制自己的情绪。后来,他又和小朋友很好地玩在了一起。

同伴关系对于孩子的情绪理解和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友谊为他们开启了一扇通往各种情感表达的大门。蕴涵丰富情绪的同伴互动,为孩子的情绪概念发展提供了必要而原始的素材,为孩子发展情绪调节能力提供了练习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