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投机取巧教你应对
其实少儿并非天生就会耍什么心眼儿玩什么手腕,而这些“实用”的手段都是潜影默经中学来的。比如:一个3岁的孩子采取耍赖的方式让爸爸给自己买想要的玩具,父亲妥协了,他成功了;一位7岁的孩子可通过说让对方感觉罪恶的话语(例如,“你真的是我父母亲吗?感觉你们一点都不爱我”)迫使父母妥协,你能说这些都是孩子自己领悟来的吗?
纵容你的孩子耍花招会让他们的未来变成一场灾难。为什么?一开始,投机取巧的行为只会让幼小的孩子无法真实地面对生活中的起起伏伏,学不会该怎么独立处理恐惧、挫折、甚至家庭作业等困难,他们就会选择“捷径”来逃避麻烦,而这将会成为他们建立自信、豁达以及自我尊重的障碍。还有可能更严重的是,每一次投机取巧都会对你孩子的道德观念腐蚀一点。最后,一个惯于投机取巧的孩子肯定会引发家庭纠纷,使你对他的信任度降低,把你逼疯。建议不要再纵容这种事情发生了!
第一步:辨别
一般情况下孩子们比较常用的有普遍意义的行为,根据你孩子的情况选择:
撒谎:“我已经做完了。”
找人垫底:“妈妈说了没有关系的。”
制造借口:“我还以为你让弟弟去做此事呢。”
利用感情:“对不起爸爸(妈妈),我忘了,我亲您一下做为弥补行吗?”
利用表演装可怜:“我真的不会做,真的真的求求您了,帮我做吧,妈妈(爸爸)”
反戈到击:“谁让你平时不帮我,若你平时多帮帮我,相信我的分数肯定不会这么低。”
假装不舒服:“我的头好疼啊。”;“我肚子不舒服”。
自怨自哀:“这可真糟糕。”
表演大场面:泪如雨下,号啕大哭,发抖,恳求,闷闷不乐。
第二步:找原因
首先你要揪出幕后黑手:回头看一下你在第一步中的那些问题,然后看看你的答案中有没有某种联系。比如说:孩子会不会故意去逃避某些令他不快的东西?还有另一种可能,就是孩子是出于单纯的自私而去利用别人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下面看看符合你孩子的行为的可能性:
逃避认错:从某种失败或者尴尬局面中给自己挽留面子。
逃避惩罚:当自己做的错事被发现时逃避可能的惩罚。
不想得到否定回答:害怕自己喜欢的人会不认同自己。
缺乏技巧或者经验:由于你以前包办一切所以孩子现在什么都不会。
感到不安全、害怕或者紧张:他处在上述的某一种或者一种以上的情绪中,想尽快摆脱。
逃避责任:你的孩子在逃避自己为所做的事要承担的责任。
不想努力:尽力去逃避他不喜欢做的事。
第三步:拆穿潜在的谎言
在看清了孩子的采用的方式和其产生原因之后,该让孩子知道你要“对付”他了。当你的孩子又耍小心眼儿的时候,当场阻止(包括任何地点,无论是在饭馆、体育场还是在家里)。
如果他焦虑不安或者失去控制,等他平静下来的时候再谈话。然后告诉他你识破了他的手段以及你分析他用这些手段的原因。用一种平静,坚决的口吻来陈述事实。不要对他做出任何评价,长篇大论或者警告、恐吓(例如“如果下次你还这样,妈妈(爸爸)就不理你等”),因为这些东西毫无帮助。
你应该谆谆善诱,“宝宝你对这件事如何看?这样做对不?”
第四步:帮助孩子面对事情
如果你的孩子通过耍手段来逃避一些令其负责或者害怕的事还必须(例如,通过装病来逃避学校的考试),不要轻易上当。假如他要面临的考验并没有超过他的能力范围并且对他有好处,那就不要妥协,坚持让他面对。那么应该怎么做?通过告诉他你知道他心中的感受来安慰他,然后再告诉他你相信他这次一定能做好。“我知道这看起来很难,但是你肯定能做得很棒。”或者“我知道你特别害怕,但是我会随时给予你帮助。”要让他明白你不是救命稻草,但是会帮助他面对困难直到成功。
-
每个人都有潜在的心理疾病有哪些相信在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个人都特别希望自己的心理更加健康的,但是如果是心理方面出现问题,那么这种情况也是非常危险的,尤
-
字迹看穿一个人的性格字迹很多人都是非常的不一样的,从我们不一样的字迹上可以很好的看出这个人的性格特点来,那么什么样的字迹代表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
打招呼的不同方式透露不同性格和人打招呼自然是非常正常的,我们几乎每天都要跟别人打招呼,但是我们如何打招呼也是非常的重要的,不同的打招呼方式可以透露不
-
心理健康 八个让你心理更健康的方法随着现在时代的慢慢进步,可能很多人都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的,而且平时就是因为生活压力大而导致的,所以现在我们大家就应该了解
-
产后抑郁症的三大危害有很多妈妈在,生完宝宝以后肯定会出现一些产后抑郁症的发生,这个就是因为当时没有很好的一种情绪,所以才导致的,其实产后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