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是怎样心理养生的

儒家是怎样心理养生的

儒家注重修养人的道德情操,如“仁、义、礼、智、信”等,反对“嗜欲无厌”,“忿怒不息”等情志过极的心态与作风。在心理养护上,孔子强调,“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成,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他明确地告诫人们,应当依据不同生理时期的体质与心理特点,陶冶情操,养护体魄。如年少时,血气还不足,此时要戒色欲;到了青年的时候,血气方刚,此时要戒争斗;到了老年的时候,血气开始衰败,这时就要戒除得失心。孔子十分欣赏清心寡欲、乐观豁达、刚毅坚强的处世态度,如他的弟子颜回,虽身处陋巷,只有一革食,一瓢饮,却不改其乐,发出“贤哉,回也。”的赞叹。儒家亚圣孟子在养生方面倡行“不动心”、“寡欲”的原则,强调控制情绪,坚定意志,不为名利所惑,不为杂念所苦,修养道德品行而保全心神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