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孩子不要用补偿心理
类似心理补偿的行为还有:因为自己小时候的考试焦虑而放纵孩子逃学、逃避考试,脱离自己的客观条件为孩子创造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等等。这使孩子回避了成长过程中的痛苦,造成孩子对他人感受不敏感,社会适应困难。而且,孩子认为这一切都是应该的,他们天然就是一个对父母的“掠夺者”,而不思回报。
有的父母要求孩子去参加各种兴趣班,报考某所学校等等,把自己的人生理想强加到孩子身上,剥夺了他们决定自己发展方向的权利,孩子缺乏规划人生的动力和追求兴趣的勇气。在满足了父母的要求以后,孩子会由于失去目标而变得迷茫。一些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出现厌学,毕业后“啃老”、不工作都与此有关。
由于通过孩子进行心理补偿的过程几乎是一个自动化过程,常常不被父母意识到,有时即使意识到了也被认为是理所应当,因此更值得为人父母者警醒。
相关文章
-
每个人都有潜在的心理疾病有哪些相信在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个人都特别希望自己的心理更加健康的,但是如果是心理方面出现问题,那么这种情况也是非常危险的,尤
-
字迹看穿一个人的性格字迹很多人都是非常的不一样的,从我们不一样的字迹上可以很好的看出这个人的性格特点来,那么什么样的字迹代表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
打招呼的不同方式透露不同性格和人打招呼自然是非常正常的,我们几乎每天都要跟别人打招呼,但是我们如何打招呼也是非常的重要的,不同的打招呼方式可以透露不
-
心理健康 八个让你心理更健康的方法随着现在时代的慢慢进步,可能很多人都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的,而且平时就是因为生活压力大而导致的,所以现在我们大家就应该了解
-
产后抑郁症的三大危害有很多妈妈在,生完宝宝以后肯定会出现一些产后抑郁症的发生,这个就是因为当时没有很好的一种情绪,所以才导致的,其实产后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