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后大哭大叫有助宣泄心理垃圾
高考结束后1~2周,特别是在等成绩单的时候,出现焦虑等心理问题是正常的,但持续半个月以上,且越来越严重,就该去看心理医生了。
记者 蔡建华 实习生 侯晓
高考刚刚过去,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临床心理科副主任医师张香芝就接待了十几个高考后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这些考生的心理问题表现各异:把自己关在屋子里,这是自闭型的;喝酒,去夜店,甚至找小姐,这是放纵型的;忐忑不安、心神不定,这是焦虑紧张型的;还有的就像泄了气的皮球,不愿多说一句话,这属于无助型的……
●她哭着走出考场,回家闭门不出
莉莉(化名)是哭着走出考场的,她见到在考场外等候的爸爸,说了一句“对不起”,就不再说话。到家,直接回卧室,且反锁了门。
亲戚们都知道莉莉考试完了,纷纷上门关心问候,莉莉一概不见,还有的亲戚邀请莉莉出去玩,也被她拒绝了。为了不让高中同学找到她,彻底与世隔绝,莉莉把手机也关了,并把电话卡一折两半,扔进垃圾筒。
饭桌,是莉莉和家人见面的唯一场所,她吃饭时也不说话,吃完饭,直接回卧室。
家人担心莉莉的状态,也怕出大问题,就带她来看心理医生。张香芝告诉莉莉家长,考后自我封闭的学生,多数是平时成绩好的学生,自尊心强,对自己要求高。考试一旦发挥失常,就会感觉没面子,所以不愿意和别人交流。
其实,不管成绩好坏,已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况且成绩还没出来。考试只是人生太小的一部分,学习成绩好不代表成功,成绩差也不代表永远失败,考试不是衡量人生成功与否的标志,只能说明你在考试这个竞技中,发挥的好坏的问题。
张香芝让莉莉时刻记着“我已经尽力了”,一切要顺其自然。
●喝酒、去夜店、找小姐,考前考后像换了一个人
上周,张香芝接待了一个高考学生,他是一个人来门诊的。他说,考试后的他,和考试前的他判若两人,他自己也很苦恼。
考试前,他和其他同学一样,紧张地复习应对考试。考试后,别人都在讨论考得怎么样,他却不参与评论。他开始学着喝酒,家人惊讶他考前考后的变化,但考虑这可能是他放松的一种方式,就没过多干预。
可问题越来越严重,他开始去酒吧,去迪厅。上周的一天晚上,他从迪厅出来,已经是夜里1时多了,喝得晕乎乎的他没有回家,而是去了附近的一家洗浴中心,在那里,他找了小姐。
第二天,他很懊悔自己的所作所为。
张香芝说,放纵型的考生,往往认为自己考砸了,没希望了,付出与收获不成比例,于是开始放纵自己。
对于这类考生,应该告诉他们考场像战场,打完仗,适当放松是提倡的,应当鼓励,但是放松的方法要得当,要有度,不要把自己的生物钟打破,不要做有违道德的事情。好的放松方法很多,可以去旅游、唱歌、参加朋友聚会等。
●坐卧不安、心神不定,整天像丢了魂似的
这是他第三次参加高考了,走出考场,他感觉今年发挥得更不好,成绩应该不如去年。考试后的这几天,他像丢了魂似的,无精打采的,稍微一动心就慌,老是丢东落西的。
在家里,只要电话一响,他就会被惊吓到,浑身打哆嗦。在外面,如果有人高声说话,他也受不了,身子会猛地抽搐一下。
他这种情况属于焦虑型的,在考生中占的比例最大。张香芝说,考完之后,等待分数的过程是非常焦虑的,属正常现象。
应对这种焦虑,可以用运动的方法,比如说游泳、爬山、打球等,这种带有娱乐性的运动会让神经放松,是对紧张心理的一种调节。人在安静状态时每分钟心跳次数是60次左右。但运动可以让人每分钟的心跳次数达80次以上,也就是自己能感觉到心脏怦怦跳动、身体微微出汗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大脑神经中枢系统分泌一种叫“内啡肽”的兴奋物质,它可以调整人的情绪,放松人的神经,使人的紧张度下降,减轻焦虑,会让人有愉悦轻松感。这也就是我们跑完步之后,为什么会感到很轻松、很精神的原因。
●整天少气无力,能少说一个字就少说一个字
高考后,他就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整天躺在床上,不出门,连话都懒得说,能少说一个字,就少说一个字。
他不愿意与父母、朋友交谈,认为他们不理解他的苦恼,解决不了他的问题。在看心理医生的前几天,他甚至选择了无语。
这些学生,往往自我感觉考得不理想,一下子失去了方向,没有了目标,有种在海上漂流,无法靠岸的感觉。
家长要告诉这类考生:高考过去了,生活还要继续。帮助考生正确认识“我是什么样的人,我有什么才能和长处,我适合做什么样的工作,我以后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帮助他为自身正确定位,规划自己的人生,确立人生目标,找到人生动力,重新扬帆起航。
●撕书、大哭大叫,有助于宣泄心理压力
上周,张香芝还接待了一个考生,他说:“考完试后,很多同学都把上学时的书撕了,有的还大哭大叫。”
张香芝问:“你撕了吗?”
他回答:“没有。”
“你应该撕,如果当时你撕了,恐怕今天就不用找我了。”张香芝幽默地说。
中国现有的教育模式,高中三年是非常苦的,非常压抑,而且有的考生还复读了一年,甚至两年,这种压抑的感觉更强烈。
高中阶段,孩子们的压力积蓄了好几年,时间太长了,有的孩子长年睡眠不足,老师经常提醒孩子 “要学,要记,要背,要用心”,回到家,家长也免不了说上几句敲打的话,此时,考生自己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也在给自己加码,三方面的压力加起来,几年下来,孩子的精神已经达到了一种极度的超负荷,甚至饱和状态,学习学到恶心,学到头晕,多一分就要“爆炸”。
这种压抑的感觉积蓄到一定程度,需要找出口,需要爆发,而爆发时的攻击对象就是书,撕书最“解恨”, 撕完之后会有“非常爽”的感觉。
除了撕书,还可以捶打沙袋,沙袋上写上“高中生活,终于告别你了”等字样,这些发泄对身体是有益的。
●考生有下列情况,家长应警惕
高考结束后1~2周内,孩子出现焦虑、稍微放纵、紧张等情况,是正常的,要给他们一个放松的空间,一个允许他们焦虑的时间。但是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超过半个月还没调整过来,甚至状态越来越不好,情绪越来越暴躁,家长就应警惕了。
考生一旦出现极端行为,如摔东西、自虐等,家长更应注意,必要时带孩子看心理医生,一般不需要用药,做1~2次心理辅导即可矫正过来。
-
每个人都有潜在的心理疾病有哪些相信在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个人都特别希望自己的心理更加健康的,但是如果是心理方面出现问题,那么这种情况也是非常危险的,尤
-
字迹看穿一个人的性格字迹很多人都是非常的不一样的,从我们不一样的字迹上可以很好的看出这个人的性格特点来,那么什么样的字迹代表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
打招呼的不同方式透露不同性格和人打招呼自然是非常正常的,我们几乎每天都要跟别人打招呼,但是我们如何打招呼也是非常的重要的,不同的打招呼方式可以透露不
-
心理健康 八个让你心理更健康的方法随着现在时代的慢慢进步,可能很多人都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的,而且平时就是因为生活压力大而导致的,所以现在我们大家就应该了解
-
产后抑郁症的三大危害有很多妈妈在,生完宝宝以后肯定会出现一些产后抑郁症的发生,这个就是因为当时没有很好的一种情绪,所以才导致的,其实产后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