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正孩子的依赖心理
伊梅这个家庭主妇当得可真不轻松,自己要朝九晚五地去上班不说,还要服侍瘫痪在床的公婆,照料读小学的8岁儿子。每天下来她都只有一个感觉:累。
特别是她那宝贝儿子,一旦她忘了把当天要穿的衣服准备好,孩子准会冲着正在厨房忙碌的伊梅喊:“妈妈,今天穿哪件上衣?”随之穿哪条裤子,穿哪双鞋,包括出门前系鞋带,都必定要她躬亲。伊梅暗自愁闷:“唉,这孩子,怎么老长不大似的?”
虽然小孩对父母存在依赖是一种正常现象,但是父母如果都像伊梅一样,“包揽”孩子任何事情,不仅会自己感觉累得心烦,更是对孩子手脚和头脑的束缚,久而久之,会让孩子形成不良的依赖心理和懒惰情绪。幼儿的成长是身体和心理成长的结合,如果孩子只是在食物中得到充足的营养,而心理无法得到“营养”的教育,他们正在发育的自主思维就会被束缚。那么,如何才能矫治孩子的依赖心理呢?
首先,父母要有意识地树立孩子的自信心。自信心是人类生存的根本,小孩自信心的建立,应采取“参与”教育。从孩子懂事开始,父母可以在适当场合多征求孩子的意见,让孩子参与一些事情。如买什么玩具,购什么图书,都要适时地放手,这样既办好了事情,遵循了他自己的意愿,也潜意识地培养了他“自作主张”的积极性,让孩子在“参与”中收获成功的喜悦与自信心的提升。
其次,父母要适时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多承担一些责任。要注意提出与其年龄段相适应的合理行为准则,随着孩子的成长也应相应地加大给予他的“自由度”,让孩子自己决定的“权限”不断放宽。如4岁时可让孩子学着自己洗手帕;5岁时,让他开始学着收拾自己的床、抽屉;6至7岁时,教他做一些简单的饭菜……
第三,父母不要“干涉内政”过多。如果对孩子这也限制,那也约束,会让他感到左右为难,产生怠慢情绪,使得他诸事都要靠“外援”。这种恶性循环比心理、体格发育不良更难矫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都喜欢别人看到他的“成功之作”,家长就应该鼓励孩子以主人翁的姿态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对孩子主动提出的要求做出及时、亲切的回应,不要模棱两可,更不可直接粗暴地拒绝他,如果要求实在不妥,可适当引导。
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父母不要怕麻烦,也不要嫌孩子做得不好,只要他“参与”就应以鼓励为主,对他的进步做出充分肯定,勉励下次做得更好,时间一长,孩子的依赖心理便会慢慢消融。具有独立的生活技能,将减轻做父母的压力,也有利于孩子自身的成长。
-
每个人都有潜在的心理疾病有哪些相信在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个人都特别希望自己的心理更加健康的,但是如果是心理方面出现问题,那么这种情况也是非常危险的,尤
-
字迹看穿一个人的性格字迹很多人都是非常的不一样的,从我们不一样的字迹上可以很好的看出这个人的性格特点来,那么什么样的字迹代表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
打招呼的不同方式透露不同性格和人打招呼自然是非常正常的,我们几乎每天都要跟别人打招呼,但是我们如何打招呼也是非常的重要的,不同的打招呼方式可以透露不
-
心理健康 八个让你心理更健康的方法随着现在时代的慢慢进步,可能很多人都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的,而且平时就是因为生活压力大而导致的,所以现在我们大家就应该了解
-
产后抑郁症的三大危害有很多妈妈在,生完宝宝以后肯定会出现一些产后抑郁症的发生,这个就是因为当时没有很好的一种情绪,所以才导致的,其实产后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