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自尊要培养

孩子的自尊要培养

所谓自尊,简单地说,就是指人们对自己的感受和评价,如果对自己感到满意、评价高,那么,自尊就高;相反,对自己感到不满意、评价低,那么,自尊也就低。自尊的高低并不是先天固有的,而是在后天的学习和交往等活动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

心理学家认为,高自尊的儿童主动、活泼,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成绩优良,与伙伴友好相处,对许多问题感兴趣,相信自己能完成所做的事情。低自尊的儿童经常感到孤独和忧愁,感到没有人爱他们,不能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活动,不能与父母、老师和同学友好相处,无论做什么事情都缺乏自信。

作为教师、家长,怎样才能促进儿童自尊的发展呢?儿童需要关心和爱抚。我们应该多给他们一些微笑,多对他们的所作所为感兴趣,对他们的任何努力和成功都给予赞扬和鼓励,即使这种努力和成功在我们看来是微不足道的,当他们学习或练习的时候,要允许他们犯错误,刚开始也许做得并不好,但不要去批评或指责他们,不要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他们。当他们说“我不行”或“我做不了”时,要鼓励他们试一试再来一次,千万不要为了节省时间或缺乏耐心而让孩子半途而废,否则,一旦他们养成了做什么事都半途而废的不良习惯,那么,他们将永远不会体验到成就感,他们的自尊也就会逐渐降低。

儿童需要独立、自主。我们应该允许他们经常自己做选择和决定。儿童需要快乐。我们应该给他们提供游戏的时间、场所和玩具,对他们的爱好和友谊给予鼓励和支持。虽然从儿童入学后,其主导活动是学习而不是游戏,但游戏仍是儿童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有些家长和教师有一种误解,总认为游戏会浪费时间,会耽误儿童的学习,也有“玩物丧志”的古训,其实不然,游戏不仅可以给儿童带来快乐,还可使他们在快乐中增强体能、增长知识、提高自尊。

要正确对待学生的学习成绩。成就感,或者说成败体验,是影响学生自尊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学生经常体验到成功,那么,他的自尊就会提高,相反,如果经常体验失败,那么,他的自尊将会降低。作为学生,这种成败体验主要来源于学习成绩。但是,并不都是学习成绩好、考试分数高,就一定体验到成功,学习成绩差、考试分数低,就一定体验到失败,这主要取决于学生对于考试成绩的态度。因此,我们应该教给他们正确的态度,即只要平时上课用心听讲,学习认真、努力,考试正常发挥,无论最后考试分数是多少,都应该对自己感到满意,都应该感到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