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孩子自省能力的五招
方法一:不对孩子的错误横加指责
孩子犯错之后,就会对自己产生责备的情绪,会感到后悔和羞愧。当孩子犯错误时,父母不要一味地指责孩子,而要平静地指出孩子的错误,促使孩子学会自我反省,激发起它们内在的纠正错误的想法,这样孩子在今后的生活中,就会少犯或是不犯类似的错误。
很多父母面对孩子犯错误时,都会耐不住性子,对孩子非打即骂,这样的教育方式是错误的,不利于孩子自我反省能力的提高。父母要宽容地对待孩子的错误,而不要对孩子的错误横加指责,不要让自己的暴躁脾气扼杀了孩子的自我反省能力。
思佳很喜欢小金鱼,家里鱼缸里的金鱼经常被她背着爸爸妈妈拿出来玩。爸爸妈妈偶然看到时很生气,但是思佳对爸爸妈妈的教育根本就听不进去,仍是我行我素,爸爸妈妈决定让孩子自己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过了不长时间,鱼缸里的金鱼因为被思佳拿出来玩,都死了,爸爸妈妈并没有去批评思佳,也不买新的金鱼。爸爸妈妈问思佳:“你知道我们为什么不买新的金鱼吗?”思佳想了想,说道:“因为我把金鱼捞出来给弄死了。爸爸妈妈你们去买吧,我知道错了,我再也不把它们捞出来了。”
爸爸妈妈很高兴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了,就带着孩子一起去买了金鱼。
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表扬,不希望听到父母的批评,但是适当的批评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利的,关键是父母要掌握好方法。当孩子做错事时,父母不要一味地斥责,这样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甚至会激发起孩子的逆反情绪。父母可采用冷静的态度,从侧面引导孩子进行自我反省,认识自己所犯的过失,从而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
每个孩子都有强烈的自尊心,父母用责骂的方式会严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并不能帮助孩子从思想上认识自己的错误。如果父母宽容地对待孩子,孩子会感谢父母的理解,进而自觉地反省和调整自己的做事方法,并作为自己的行为规范保持下去。
父母也不要在外人面前指责孩子,对孩子的批评要符合实际情况,不要夸张,做过多更坏的推断,这样才会真正让孩子学会反省。
方法二:让孩子承担做错事的后果
孩子做错了事,很多父母常常喜欢为孩子承担后果,使孩子觉得做错了也没关系,因为有父母在帮助自己。父母这样做会使孩子丧失责任心,不利于培养孩子自我反省的能力,今后还会再犯类似的错误,所以,父母应该让孩子自己去承担犯错的后果,这样才会促使孩子学会反省。
老师来聪聪家里家访了,因为最近聪聪上课总是爱睡觉,无精打采的,老师来看看是不是家里发生了什么事情。聪聪的妈妈立即意识到孩子是因为玩游戏睡觉晚,才导致现在的状况。
妈妈向老师道了歉,将老师送走后,妈妈没有立即批评聪聪,而是将电脑从他的卧室中搬走,还以减少他一个月的零花钱作为惩罚。聪聪虽然很不高兴,但他也知道这次自己的错误在哪里,也甘心接受了妈妈的惩罚。
父母要让孩子懂得,如果是自己办错了事,就该自己负责,从而使其引以为戒。有的孩子弄坏了别人的文具,父母会为犯错的孩子掏钱,让他为同学买新的;有的孩子打球时打碎了邻居家的窗户,妈妈主动拿钱补偿,这样的做法只会助长孩子不负责任的恶习。
父母不要事事为孩子承担,孩子做错了事情,要鼓励孩子认真分析错误,主动承担后果,同时,父母还要允许孩子为自己辩解,当然,给孩子辩解的机会,并不是教孩子推卸责任。孩子在辩解的过程中,不仅让父母了解到了事情的真实情况,还锻炼了孩子的反省能力。
方法三:用负面道德情感促使孩子反省
让孩子自觉地对自己有害于社会或他人的行为感到羞愧和内疚,是一种改变其行为的合理方式。羞愧和内疚是主要的负面道德情感,这种情感体验会更加深刻地促进孩子的反省,其教育效果远比父母直接的正面教育有效得多。
父母可以尝试从正反两个方面唤起孩子的反省意识,在生活中经常为孩子灌输诸如正直、善良、勇敢等正面道德情感,也让孩子体验羞愧、内疚等负面道德情感,而且羞愧、内疚等负面道德情感与正面情感相比,更能在孩子的心中留下深刻的记忆,可以促使孩子不断自我反省,区分好坏、是非和美丑,从而改正自己的错误。
-
每个人都有潜在的心理疾病有哪些相信在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个人都特别希望自己的心理更加健康的,但是如果是心理方面出现问题,那么这种情况也是非常危险的,尤
-
字迹看穿一个人的性格字迹很多人都是非常的不一样的,从我们不一样的字迹上可以很好的看出这个人的性格特点来,那么什么样的字迹代表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
打招呼的不同方式透露不同性格和人打招呼自然是非常正常的,我们几乎每天都要跟别人打招呼,但是我们如何打招呼也是非常的重要的,不同的打招呼方式可以透露不
-
心理健康 八个让你心理更健康的方法随着现在时代的慢慢进步,可能很多人都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的,而且平时就是因为生活压力大而导致的,所以现在我们大家就应该了解
-
产后抑郁症的三大危害有很多妈妈在,生完宝宝以后肯定会出现一些产后抑郁症的发生,这个就是因为当时没有很好的一种情绪,所以才导致的,其实产后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