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快乐吗,孩子!
“你快乐吗,孩子”在一些城市的街头,记者随机向孩子们抛出这个问题。令人吃惊的是,不少孩子摇摇头,脸上写着与年龄不符的忧郁,一种不快乐的表情。
童年的快乐是一生快乐的源头
北京市第三幼儿园设在天安门附近的中山公园里面,古木参天,空气清新。孩子们来这里时高高兴兴,但有一名孩子却蹲在门口不肯进去,妈妈告诉记者:“幼儿园分班,孩子与他的玩伴分开了,所以不开心。”对于儿童来说,有玩伴的童年才有快乐。
记者就“开心与快乐”话题随机采访了一些中小学生,一名小学生说“不上培训班就是快乐的”,而一名中学生则表示“不搞分数大排队就是快乐的”。
很多家长认为,现在的孩子就像在蜜罐里长大的一样,要什么有什么,吃穿用样样好,还能不快乐吗?可是,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感觉自己不开心的孩子似乎并不在少数。
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社区与家庭教育研究所副所长金琰指出,不少孩子在物质上是富裕的,而在精神上,他们不够快乐。除了应试教育剥夺了他们一部分自由玩耍的快乐时光以外,家庭教育失当也使一些孩子快乐不起来。
在青岛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的李艳就是这样一位辛苦而又无奈的妈妈。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李艳在孩子1岁多时就把她送进早教班,到3岁时女儿已经上了奥数、英语、钢琴、美术、舞蹈、琵琶等十几种培训班。她说:“孩子辛苦,我们也辛苦,但为了让孩子在今后的竞争中多一点胜算,不得不如此。”
金琰认为:“中国父母普遍对孩子期望值过高,从小就给孩子灌输一种人生模式: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白领阶层=成功人生,而不允许孩子偏离自己设计的这个航道。”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孙云晓表示,童年的快乐是一生快乐的源头,如果以明天的幸福为诱饵,来剥夺孩子今天的快乐,这不是自欺的行为就是无知的行为。
现在的“傻孩子”“笨家长”“苦老师” 越来越多,似乎谁也不快乐。专家指出,按照教育的规律,学校和家庭对学生的培养,首先是成长教育,培养心智健全、身体健康的合格公民,然后才是成才教育。倘若从小强加给孩子过重的竞争压力,最终,我们培养出的孩子可能会成为物质上的富翁,精神上的贫民,幸福指数上的乞丐,价值观上的糊涂虫。
令人高兴的是,一些开明的家长开始关注孩子的内心需求。他们给孩子更多自由的空间,不强迫孩子做分数的奴隶。但是,与成千上万中小学生相比,这样的家长毕竟是少数。
新中国成立以来,小学入学率从不足20%提高到99.5%,青壮年文盲从80%以上降到3.58%;在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实现完全意义上的免费义务教育,无疑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跨越。
专家提醒,要帮助孩子找回快乐,要改善家庭教育的方式,要做学习型家长,重修父母这门课,重读孩子这本书;同时,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合理设置对孩子的期望值。
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对自身的尊重、荣誉感、自豪感、自尊心――这是一块磨炼细腻的感情的砺石。”在他任校长的巴甫雷什中学,没有“差生”的概念,只存在“困难学生”或“难教育学生”的说法。
从这里可以看到,苏霍姆林斯基的一个教育信念:热爱孩子、关心尊重孩子,相信一切孩子在教育中能够向好的方面转变。
当前,在一些家庭和学校,我们的家长和老师容易忽视一点:孩子也是有尊严的。
今年9月,广州番禺某小学三年级学生小晖因感冒不停地流鼻涕,班主任徐老师在当众批评他不讲卫生后,还让全班同学以《某某很害羞》为题写命题作文。同学们的作文内容大同小异,都是以嘲笑小晖为主。小晖的母亲卢女士对记者说,这件事对孩子的伤害很大,自尊心和自信心都受到了打击。
-
每个人都有潜在的心理疾病有哪些相信在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个人都特别希望自己的心理更加健康的,但是如果是心理方面出现问题,那么这种情况也是非常危险的,尤
-
字迹看穿一个人的性格字迹很多人都是非常的不一样的,从我们不一样的字迹上可以很好的看出这个人的性格特点来,那么什么样的字迹代表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
打招呼的不同方式透露不同性格和人打招呼自然是非常正常的,我们几乎每天都要跟别人打招呼,但是我们如何打招呼也是非常的重要的,不同的打招呼方式可以透露不
-
心理健康 八个让你心理更健康的方法随着现在时代的慢慢进步,可能很多人都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的,而且平时就是因为生活压力大而导致的,所以现在我们大家就应该了解
-
产后抑郁症的三大危害有很多妈妈在,生完宝宝以后肯定会出现一些产后抑郁症的发生,这个就是因为当时没有很好的一种情绪,所以才导致的,其实产后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