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网瘾罪魁未必是因为网
严格从医学上来说,并没有“网瘾”这种疾病。但在很多中国家长心目中,孩子如痴如狂地泡在网上,成绩下降,就是一个家庭最为头疼的病痛。
6月8日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状况》白皮书指出,截至2009年底,中国3.84亿网民中,*人约占1/3,*人已成为中国网民的最大群体。与此同时,互联网对*人成长的影响越来越大。
暑假临近,不少家长忧心忡忡,担心孩子深陷网吧、沉迷于电子游戏而不能自拔。一项调查显示,43%的家长认为军训、行走等身体治疗以及药物治疗,对“治疗网瘾”有效。一位单亲妈妈曾致电本报记者,哭诉她含辛茹苦抚养儿子,但儿子“染上网瘾”,又不得不借钱将儿子送入各种戒网瘾中心去“试试”的历程。
“其实孩子上网成瘾与家庭内部状况密切相关。”北京大学博士赵春梅说,大部分孩子在成为“网瘾少年”之前,就存在一定的焦虑和痛苦,或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也就是说,家庭氛围、亲子关系不好,很容易导致孩子迷恋网络,寻求某种解脱。
“青少年电子游戏成瘾的家庭因素研究”为题,在北京市的中学中展开问卷调查,通过553份有效问卷和对15个家庭的深度访谈得出的。她将研究5年的结果写入《窗边的孩子》一书,试图让家长们思考,“孩子对网络如此投入,也许恰恰是因为他在家庭中缺失了什么。”
“网瘾”之罪魁未必是网
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曾进行一次问卷调查,参与调查的近200名家长中,超过80%的家长不支持孩子上网;近半数的家长认为,网络就是造成孩子“网瘾”的原因。
一些家长情急之下,甚至用拔网线、砸电脑等方式阻止孩子与网络接触,结果却发现,“网络就像罪恶的魔鬼,把孩子吸引进去”。而屏幕上打打杀杀的画面,血腥暴力的场景,更让家长们不寒而栗。
考察过家庭因素与孩子玩游戏的暴力程度的关系。数据显示,父母冲突、亲子关系和父母教养方式等对孩子玩游戏的影响非常明显。父母冲突性质越严重,孩子的情绪安全越差,不仅容易游戏成瘾,所玩游戏的暴力程度也越高。同时,孩子感知到的亲子关系越差,也越容易游戏成瘾。而且,家长惩罚得越严厉,孩子所玩游戏的暴力程度也越高。
在访问中,赵春梅曾经接触过一个家庭经常发生冲突的女孩,这个女孩虽然没有上网“成瘾”,但她孤独、自闭,一有钱就去买各种各样的笔——其实已经形成一种强迫症。
“这种有心理障碍的孩子,更容易产生上网成瘾倾向。”专门从事网瘾治疗的心理医生许雷霆告诉记者,他接触、治疗的孩子,几乎全部是先存在心理问题,然后才沉迷于网络的。
“以前说看电视害孩子,后来说是录像厅害孩子,再后来说游戏机室害人……其实每个阶段,孩子内心隐藏的问题,都由一个‘替罪羊’表现。现在网络成为最新的平台,问题的根源还在家庭上。”赵春梅说,多数家长察觉不到家庭关系给孩子带来的影响,只有等孩子学习成绩下滑,或不愿上学时,才意识到情况不对。
为什么孩子有“网瘾”
概括了孩子们从玩电子游戏中得到的满足感,大致可以分为五种:电子玩伴、放松或逃避学习压力(逃避)、获得控制感和成就感(补偿)、获得攻击满足(攻击)和社会交往。
而孩子的这些心理需求与他们所处的生活环境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包括家庭结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家庭关系和父母教养方式。
很多人认为,单亲家庭和重组家庭的孩子更易出现心理问题。赵春梅经过研究发现,家庭功能被损害,比如发生经济困难、父母陪伴孩子的时间少、父母的监管力度不足或父母的教养方式冲突时,无论家庭结构是否完整,都会损害孩子的心理健康。
在单亲家庭中,孩子可能没有得到应有的父爱和母爱,或存在一定的经济压力,加上自卑感强,自我价值感低,进取心比正常家庭的孩子弱,缺乏安全的情感依恋。
-
每个人都有潜在的心理疾病有哪些相信在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个人都特别希望自己的心理更加健康的,但是如果是心理方面出现问题,那么这种情况也是非常危险的,尤
-
字迹看穿一个人的性格字迹很多人都是非常的不一样的,从我们不一样的字迹上可以很好的看出这个人的性格特点来,那么什么样的字迹代表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
打招呼的不同方式透露不同性格和人打招呼自然是非常正常的,我们几乎每天都要跟别人打招呼,但是我们如何打招呼也是非常的重要的,不同的打招呼方式可以透露不
-
心理健康 八个让你心理更健康的方法随着现在时代的慢慢进步,可能很多人都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的,而且平时就是因为生活压力大而导致的,所以现在我们大家就应该了解
-
产后抑郁症的三大危害有很多妈妈在,生完宝宝以后肯定会出现一些产后抑郁症的发生,这个就是因为当时没有很好的一种情绪,所以才导致的,其实产后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