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赏识教育”的一些体会
听“赏识教育”讲座的体会
今天听了一个“赏识教育”的专题讲座,有一些体会想跟大家分享一些。
不管是孩子还是成年人,都需要获得别人的认同和尊重,在获得认同和尊重的时候,我们内心会产生愉悦感,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能够恰到好处的给予对方赏识,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赏识孩子的时候,我感觉有以下几个方面要注意。
一,要包容不同的价值观,我们才有可能更多的赏识孩子。
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价值观是多元的,在这些多元的价值观当中,我觉得很多时候没有对错之分。如果我们的价值观跟别人的价值观不相同,代表的仅仅是相互之间的价值观不同而已,并不能够说明我们的价值观是正确的而对方的价值观是错误的。价值观没有对错之分,任何一种价值观都会有它适应的场合,也会有它不能够适应的时候。如果我们能够包容不同的价值观,而不仅仅是用自己的价值观去评判别人的价值观的话,我觉得这个时候我们会更容易竖起我们的大拇指,会更容易为别人鼓掌。
比如说,自习课的时候,有的孩子喜欢画画。如果这个时候我们把画画看成是不务正业,那么这个时候,我们还会有心情去欣赏孩子的作品吗,还会为他精彩的作品竖起自己的大拇指吗,还会为他鼓掌吗?
比如说,某一天孩子想去同学家为同学庆祝生日,如果这个时候家长觉得孩子就应该好好学习,不应该小小年级就参合这些事情。当我们受到这样情绪影响的时候,我们还能够看到孩子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吗?我们还能够看到孩子因为对父母的信任而告诉我们这些吗?其实这个时候我们完全是可以为孩子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孩子对父母的信任而鼓掌的。
二,要真诚的赏识孩子
孩子需要我们的赏识,但是孩子需要的是真诚的,发自我们内心的赏识。在很多的时候一些父母和老师为了赏识而赏识。到最后没有达到赏识的效果,还不知道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其实,当我们不是发自内心的赏识孩子的时候,我们的一些肢体语言以及我们的面部表情早已经出卖我们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感受到的不是被认同,而会有一种被忽悠的感觉。这样的赏识还不如不去赏识。
其实只要我们总是对孩子怀着一颗欣赏的心而不是批判的心,孩子值得我们真诚的去赏识的地方还是很多的。如果我们一味的用挑错的眼光去看孩子,那这样的眼光会把孩子的闪光点掩盖住了。如果这个时候我们突然想起专家的话,要多去赏识孩子,为了赏识而去赏识的话,会适得其反的。
三,赏识孩子要具体化
有很多的老师和父母经常会用一些空洞的语言去赏识孩子,比如说“你好棒”,“你真了不起”,“你太能干了”。不是说这样的赏识没有效果,但是如果这样的赏识用的次数多了,可能就不管用了。
我们表扬孩子的时候最好要具体化,越细越好。指出孩子优秀的细节,这样的表扬对孩子的效果是非常好的。比如说“你今天的作业字迹比以前的工整多了”,“你这一节课听的好用心的”,“这个问题这么难,你是怎末想到的啊”。这样一些具体化的表扬,会让孩子能够看到自己的具体的进步和优点,对培养孩子的自信以及自我认同感有很大的帮助。
四,对于一些孩子已经能够应付自如的事情不要过多的去赏识。
我们的赏识,最好多针对孩子那些刚刚获得的能力或者是比较优异的表现。我们赏识那些孩子刚刚获得的能力,可以让孩子看到自己在不断的进步。我们赏识孩子优异的表现,可以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能力。而那些孩子已经能够应付自如的事情,如果我们还过多的去赏识的话,容易让孩子停留在原来的位置,也有可能让孩子觉得反感。
五,没有赏识是万万不能的,而赏识却不是万能的
赏识教育,只是我们教育中的一个部分,而不是教育的全部。我们千万不能够把教育孩子的希望都寄托在对孩子的赏识上面。影响教育的因素太多,教育成效,可以说是一个多因多果的结果。
-
每个人都有潜在的心理疾病有哪些相信在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个人都特别希望自己的心理更加健康的,但是如果是心理方面出现问题,那么这种情况也是非常危险的,尤
-
字迹看穿一个人的性格字迹很多人都是非常的不一样的,从我们不一样的字迹上可以很好的看出这个人的性格特点来,那么什么样的字迹代表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
打招呼的不同方式透露不同性格和人打招呼自然是非常正常的,我们几乎每天都要跟别人打招呼,但是我们如何打招呼也是非常的重要的,不同的打招呼方式可以透露不
-
心理健康 八个让你心理更健康的方法随着现在时代的慢慢进步,可能很多人都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的,而且平时就是因为生活压力大而导致的,所以现在我们大家就应该了解
-
产后抑郁症的三大危害有很多妈妈在,生完宝宝以后肯定会出现一些产后抑郁症的发生,这个就是因为当时没有很好的一种情绪,所以才导致的,其实产后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