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心理问题家长应适时干预

毕业生心理问题家长应适时干预

7月5日,记者带着读者的反馈再次咨询山西省精神卫生中心的彭超英主任,彭主任表示,在大学生就业时所出现的种种心理现象,家长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家住小店区昌盛西街的孔阿姨说,儿子小杜从小就是班里的优等生,2001年高考因填报志愿失误,与北京一所重点大学擦肩而过,在山西医科大学临床专业完成5年学业,但这并不是他所喜欢的专业。毕业后,父母为他在太原市某医院找到一份收入稳定的工作。工作两年后,他以"不喜欢"为由向单位递交辞呈。孔阿姨与爱人对于小杜辞职一事虽然不理解,却并未对其进行阻止。辞职在家的小杜决定自己创业,他在家自学证券知识,炒起股来。可是两年来,股票不见起色不说,小杜的情绪也越来越不稳定。

山西省精神卫生中心彭超英主任告诉记者,家长不及时纠正,放任发展,是孩子心理与行为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对于孩子工作及生活中一些过于理想化和不切合实际的想法或做法,家长应适时合理地干预或是制止,不能放任自流。而当孩子的行为与心理出现异常时,家长应及时向专业心理医师询问,不应讳疾忌医。彭主任提醒各位家长,当孩子心理出现问题时,家长应多审视家庭教育出现的问题,不应一味埋怨,要多沟通、多疏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