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不要以爱的名义伤害

请不要以爱的名义伤害

  “子不教,父之过。”这样一种观点,不论在心理学界还是教育学界,都被专家们所证实。人们在寻求青少年“心”疾的解决之道以前,更应该正视的是其背后的社会根源和家庭诱因,其中,父母对孩子的培养方式和行为规范效应,成为被学者们质疑的问题根源。

  难以承载的期望

  在研究青少年心理学的过程中,心理咨询的应用经常会使用到一个载体——沙盘。沙盘中是一个虚拟物化的世界,有人物、有房子、有花草,可以重塑现实场景中的一切……通过沙盘还原孩子的心理世界,可以最终达到心理诊断和治疗的目的,这种方式同样可以运用到成人身上。

  国家职业心理咨询师培训讲师王威告诉记者:“孩子通常不太善于将内心中很细腻的情感进行表达,在沙盘游戏中,可以将他们内心的冲突在沙盘中展示出来。我们把它称做投射测试。”

  王威曾经接触到一个极端案例,一个网瘾少年,因为父母阻止其上网,甚至出现了暴打父母的情景。她把出现问题的原因归结于两点。一是,现实的环境给了孩子过早的升学压力,甚至于有些面临高考的高中生,在选择未来专业时就已经意识到了未来的就业压力。二是,物质的丰富,让父母们只关注到了为孩子提供外在的东西,而很少有父母关注到孩子的精神压力有多大。
 

在6+1的家庭模式之下,孩子承受了巨大的期望值,伴随而来的也是更大的压力值。“其实,你会发现,中国的家庭教育进入到了一个怪圈,我看到很多父母在孩子成年以前,几乎包办了生活琐碎的一切,结果真正等他们成年以后,反过来父母又在抱怨自己的孩子什么都不会做。你说究竟是谁造成这样的结果呢?”王威说道。而她提到的另外一个案例中的男孩,在沟通方面和父母存在着很大的障碍。“这位大学生考了好几次才勉强通过了英语四级考试,可是他的妈妈希望他能够读完研究生再工作。孩子很痛苦,直接对母亲说,‘你给我买个骨灰盒吧’。父母的期望过高,根本实现不了,会让孩子失去信念,产生无力感,出现抑郁情绪,甚至认为活着没有意义。”

  没有污染的火星只在7岁以前

  记者从12355上海青少年公共服务平台获悉,2009年全年,12355上海青少年服务热线接听过程中,有关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咨询热线超过6000人次,占全年热线咨询总量的近50%,其中家长们普遍关心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问题,而青少年则更关注个人成长过程中人际交往、学历压力等问题。

  心融集团是一家心理学培训和咨询机构,副总裁孙忠立见到记者时,脑中突然回想起这样的画面。前两天他刚看到电影频道在放的一部儿童题材电影《火星没事》,这是一个形象的世界。大人们来自地球,小孩子们身在火星。他们来自不同的星球,有着不同的看问题的视野和角度。虽然他们操着不同的语言,不能完全理解对方,但是爱却将他们彼此相连。“火星的世界没有任何污染,7岁以前的孩子,他们的世界没有受到外在环境的浸染,很本我,是那么的纯洁。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逐渐回归到了地球。”孙忠立用这种解释来看待青少年性格情商欠缺的诱因。“家庭和生理遗传因素,还有周围的环境,都在让火星的世界变得不那么单纯。”或许正是成人世界的复杂,外部环境的诱因才影响了如今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