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私生子女的心态

解析私生子女的心态

近日,伍兹私生子的传闻再次被炒的沸沸扬扬。泰格-伍兹传闻私生子奥斯汀-詹姆斯的照片出现在网上。私生子女被寄养,涉及到养父母和养子两个方面,其各自的心理环境不尽相同。养父母知道养子不是亲生的,无血缘关系,是一种伦理依存,但养子则可能全然不知自己的身世。

私生子女的心态

私生子女被寄养,涉及到养父母和养子两个方面,其各自的心理环境不尽相同。养父母知道养子不是亲生的,无血缘关系,是一种伦理依存,但养子则可能全然不知自己的身世。随着时间岁月的推移,这种心理环境可持续不变,或发生变化。如果是前一种情况,无论是养者还是被养者,沿着亲子关系的发展轨道平静地渡过生活的全程,与嫡亲无异;如是后一种情况,则亲子双方都有很大的心理创伤,特别是当背景变化发生在养子的青春期或青年时期,其心理反应尤为严重,每每导致不同程度的家庭危机。

他说:“我毫不隐讳自己是个私生子。记得有部外国电影,是描写一个私生子如何寻找母亲的,律师在为他的涉嫌案进行辩护时曾说:‘私生子是人,人就应当有人的权利’,那我的权利就是找回妈妈,请心理热线伸出援助之手。

生母为生存委身于人,怀了我,可又无力抚养,不得不把我丢在医院婴儿室偷偷地溜走。转眼二十五年过去,如今我在养父母的关怀下已长大成人。按理我当安分守己地去为养父母尽孝,可是我像着了魔似地会情不自禁地想起生母。我恨她生下我,可又怜悯她的不幸。我的身世是在一次长辈聊天时偶然听到的。从那天起,我好像变了一个人,由开朗变得忧郁。我努力克制着情绪,以防被养母发觉,伤她老人家的心。但终因睡梦中的连绵呓语而暴露,强烈地刺激了两位老人。他们对我强作笑颜,我们彼此间都显示出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客情,那种不自然的神态和表情像把刀子一样刺在我的心上,但我内心的焦虑和痛苦尤甚。经过长时间的考虑,我还是无法放弃寻找生母的愿望……”

替他寻找生母是件难事,但对我来说却有着方便和可能,因为我是医生,与各医院又都有联系。没有多久,在户籍部门的帮助下查到了当事人的外祖父。他的生母已到中年,有心爱的丈夫和一个儿子,听了我的来意,她略显几许不安,但很快表示:“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孩子是我生的,但不是我养的,我没权利去剥夺那两位善良老人的儿子。认了孩子会徒增我的烦恼和怨恨,一旦这孩子再提出找父亲,就难免牵动三个家庭的稳定。既然大家都生活得很平静,何必再牵儿女情长,寻找我这个不配作母亲的母亲呢?”她感谢我,但请求我理解她的苦衷,不要把她的存在透露给儿子,就当下落不明,使他寻母之心逐渐淡化下去,把对生母的这份情升华到事业中去。她希望孩子是个坚强者。

我还能说什么呢,从多方面看,她可能是正确的。于是我按她的意愿平息了这位养子的心理危机。

一年后,他的心境逐渐趋转平静。为了追求时代的步伐,他与新婚妻子双双去了深圳。正如她生母所希望的,他把这份失望和遗憾投入到事业中去了。

她说:我是个21岁的银行职员,是个养女。在上小学时,由于邻里的议论,养母便直率地告诉我实情,并搬了家。当时我尚年幼,养父母待我胜似亲生女儿,因此未构成太大的心理负担。但后来我中专毕业参加工作,社会交往增多了,个性得到充分发挥,要求摆脱父母的干涉寻找自主的意志也随之增强,于是在家庭生活、穿着打扮上与养母发生了矛盾,且愈演愈烈。我想:老两口儿把我带大不容易,这恩情要报答,但也不能以老压小啊,如果是亲娘会这样不理解女儿吗?为此,我不由自主地思念生身父母,终日浮想联翩,泪流满面,在幻想中构思悲欢离合的场面,继而出现情绪反应,时不时地哭笑无常,激动不安。

作为心理医生,面对这样一个患者,主要采取的医疗措施是稳定情绪,启发认知。为达到这一目的,建立医患间的良好关系是非常必要的。也许是我的年龄和职业所赋予的温和、亲切和耐心,这位姑娘很快便对我产生了浓厚的移情倾向。

移情本是心理治疗过程中常见的现象,医生通过移情才能有效地动用心理调整技术。但这姑娘的情况比较特殊,她在信中把对亲生父母恨与爱的感情全部转移到医生身上,希望医生就是她的父亲,从而满足她内心的愿望。为此,我只好请来她的养父母及其单位负责人,当面讲明情况并说清心理治疗的作用和原则。在得到她认知的同时,就她与养父母间的关系问题进行了细致的沟通和调和,缓解了矛盾。姑娘颤颤的手捂住双眼,无可奈何地发出一声长叹:“我的梦什么时候才能做完啊!”继而跪在地下向养父母深深地磕头:“我错了,原谅女儿吧,我一定报答你们对我的养育之恩。”老两口儿搀起女儿,三个人失声痛哭,拥抱在一起。

两年之后,她做了新娘,婚后生活美满幸福。但愿这寻母之梦能到此结束,因为她虽然未能寻找到生命的“根”,但毕竟有了自己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