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说声:看你今天状态不错啊!

对孩子说声:看你今天状态不错啊!

  今天是高考的第一天,孩子回家,一道“考题”摆在父母面前。问不问孩子考得怎么样?万一孩子感觉没考好,如何给他打气?孩子自我感觉太好,要不要给他泼泼冷水?还是装作无所谓,什么也不问,却难掩满脸的好奇和关切?心理医生支招,孩子还有未考的科目,此时最关键的是让他们“向前看”,孩子回到家或出门前,家长说句“看你今天状态不错啊!”能给考生很好的心理暗示。

  心理暗示巧给考生打气

  广州市第一医院心理科潘小平主任介绍,现在已经开考了,这个时候要有充分的信心是最重要的,家长要帮助考生能有考完一科,就丢掉一科,只向前看的心态。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第一天考完了,有的考生会感觉自己有题没答完,或没考完,一脸沮丧回到家,甚至充满了深深的自责,觉得之后的几科考得再好也没用了,这势必会影响之后的考试。

  在这种情况下,家长该如何面对呢?很多家长在孩子一进门会问,今天考得怎么样啊,听说考得不好,会说不要紧,以后好好考就是了,却难掩自己一脸的担心和关切。这对考生会有负面作用。潘小平主任建议,家长在孩子一进门,就很有信心地说声“看你今天状态不错啊!”先给孩子一个积极的心理暗示。心理暗示能支配影响人的行为,积极的心理暗示是一种正向的提醒和指令,会引导人潜在的积极动机,产生积极的行为。可以帮助孩子从已考完的科目的负面情绪影响中摆脱出来。

  潘小平主任解释,这种心理暗示其实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有体会。比如一个人的状态很差,做事没精打采的,有个人说她,你今天这身衣服真漂亮!或你今天看起来气色真不错!被评价的人也许会将信将疑地反问:“是吗?”但不由得会精神一振。

  两年前的今天,一位高三考生的家长匆匆忙忙找到潘主任,她的女儿有痛经问题,为了让月经错开高考时间,他们想了很多办法,也许是因为紧张导致内分泌失调,月经偏偏就在考试第一天来了。潘主任对这位家长说:“你带她中午来见我,哪怕10分钟都可以。”一个一脸紧张、疲倦和沮丧的女孩走进心理咨询室,潘主任开口就说:“你看起来状态不错啊,哪里像痛经的样子!”“是吗?”这个女孩的脸一下子都放光了。这个女孩之后几天的考试都很顺利。

  家庭气氛最好“内紧外松”

  要说不紧张、不担心,恐怕没有多少家长做得到,潘主任建议,家长要克制自己的情绪,把这种紧张放在心里,不要表现出来,做到“内紧外松”。这个“松”不仅是说,嘴上不要不停地打探孩子的考试情况,也不要在生活上过多的照料。

  潘小平还曾接诊过这样一对患高考焦虑症的母子俩。儿子说,“妈妈太紧张了”。妈妈说,“我不紧张啊,对他也没有任何要求,他考成什么样算什么样”。再一问,原来这位母亲每天给孩子炖三次汤水,一会儿花旗参炖瘦肉,一会儿是炖猪脑,她的紧张都透过这频繁的汤水传递了出来,也给了孩子无言的压力。

  潘主任解释,有的家长甚至还会给孩子吃些营养神经的保健品或补品,以期望提高孩子的记忆力等,这类保健品就算有效的话,也要提前半个月吃才行,现在在考试期间就没有必要吃了。家长只要照顾好孩子别感冒,给他干净卫生的饮食,避免拉肚子就可以了。

  这个“内紧”还有另一层含义,就是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情绪状态,如果孩子考完情绪太低落,可以用刚才说的积极的心理暗示,如果有的孩子自我感觉太好,甚至有些飘飘然,不妨给他些提醒,避免下一个科目出现马虎大意的情况。

  严重失眠可吃“倒时差”药

  睡眠问题是许多考生都遇到的问题。有的考生会迟迟无法入睡,潘主任解释,这是因为焦虑对睡眠的潜伏期有影响,让人入睡困难。还有的考生就算睡了足够的时间,可是一晚上都在做梦,醒来后头脑也昏昏沉沉的,好像没休息一样。潘主任解释,这些考生由于过于紧张,大多数睡眠时间都处于浅睡眠状态,而只有深睡眠,才能对大脑功能有良好的整合作用,让人第二天有比较好的记忆力。

  对于严重失眠的考生,潘小平主任说,她不反对吃些非苯二氮卓类治疗失眠药物,通俗的说也就是非安定类治疗失眠药物,安定的半衰期比较长,很多人吃了以后,第二天早上仍感到很困倦,而这类药物的半衰期很短,只有5到6个小时,让人第二天醒来感到精神状态很不错,也很清醒,所以也常用作“倒时差药物”,她自己倒时差时也会服用半粒。这类药物短期服用不会影响认知。

  不论孩子睡得好不好,第二天出门时,家长仍可对孩子说声:“看你状态不错啊,今天肯定没问题!”给孩子多些积极的心理暗示。考生也可以用自我暗示的方法帮助自己放松和给自己打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