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理频道 > 爱工作 > 生涯规划

“有了工作,却没了目标”成因分析

“有了工作,却没了目标”成因分析

日常生活中有一些大学毕业后就通过各种招聘考试渠道走上了工作岗位,这本该是件令人高兴的事,然而刚参加工作不久,这些年轻人就产生了“有了工作,却没了目标”这样的焦虑,突然感到很孤寂,感觉生活没目标,工作没意义,与考前相比,对生活的态度不是很积极了。我认为这种焦虑来源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对事业成就感到迷茫。因为刚参加工作,一切从头开始,看到单位上的中高层领导一个个出人头地,事业有成,对自己的未来产生了不自信,不知道自己能否做到那个样子;

二是对工作技能感到无助。以前读书的都是理论上的东西,现在实践起来觉得还是存在差距,难以做到学以致用,但工作中碍于面子又没有勇气向前辈学习请教,担心让同事瞧不起,影响自己在单位的形象;

三是对人际关系感到紧张。在学校读书时都是同龄人,年岁相仿,知识结构相近,地位平等,而在工作单位同事之间有职级高低、年龄大小、知识结构等方面的差异,除了工作上的交流可能话题比较少,对人际关系感到无所适从;

四是对本职工作感到乏味。也许所学的专业与现在工作岗位不对口,对本职工作没有兴趣,工作中找不到成就感和快乐感,特别是看不到工作的社会意义。

其实,职业不分贵贱,无论在哪个岗位工作只是社会分工不同罢了,因为社会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繁杂的体系建构起来的,每一个职业都有它存在的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