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科 > 消化内科 > 胃癌 > 胃癌常识

胃癌的发病特征主要包括哪些

胃癌的发病特征主要包括哪些

胃癌的发病特征是备受患者关注的,积极把握胃癌的发病特征能够帮助患者准确的认识和确诊疾病,这是正确治疗的前提,那么究竟胃癌的发病特征包括哪几方面呢?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把握一番,看看怎么才能够正确的认识这种疾病。

胃癌的发病特征:

1、定义及诊断标准

多发性胃癌是指胃内多发的、各自独立的2 个以上的胃癌病灶。同时或在6个月内发现的2 个以上的原发癌灶,称为同时性多原发胃癌(SMPGC),非同时或在6个月外发现的2 个以上的原发癌灶,称异时性多原发胃癌(MMPGC)。

目前多发性胃癌的诊断多采用Moertel标准:(1)各病灶均可从病理组织学上证明为恶性;(2)所有病灶在显微镜下都有正常胃壁组织间隔;(3)各病灶并非转移或直接浸润所致;(4)以起病的病变以及最大的病变为主病灶,其他病变均为副病灶。

2、临床病理特征

多发性胃癌的患者一般发病年龄较大,49岁以下患者鲜有发现;男性多于女性;发现时病期多较早,但漏诊率较高,在早期胃癌中约占9.6%,在进展期胃癌中约占4.0%。

近年来多发性胃癌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究其原因,与胃镜和病理诊断技术的显著进步以及术后详细的病理形态学检查的普及密切相关,使许多原本可能漏诊的多发性胃癌被检出;另外胃癌患者的高龄化也是多发性胃癌发病率上升的重要原因。多发性胃癌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解剖特征,位于远端胃者居多。最大病灶直径一般较小,副病灶多位于主病灶附近。然而当主病灶位于上、中1/3胃时,副病灶则更多的位于下1/3胃,故行近端胃切除术时下1/3胃应该仔细检查。在最近的一项病理报告中,发现即使处于早期阶段的多发性胃癌,仍然可以直接侵犯十二指肠。多发性胃癌病理标本中分化型癌约占71%、未分化型癌约占29%,而在分化型多发性胃癌中不典型增生更为常见。

3、发生机制

随着早期胃癌确诊病例的增多和对术后详细病理学检查的重视,多发性胃癌的发病率大大增加,远超出外科医生的预期。研究认为,胃癌属于多中心起源,即在早期阶段,肿瘤呈多中心发生,且大多数癌灶间距离较近;随着肿瘤不断生长,癌灶逐渐靠近并融合为单个较大癌灶,至肿瘤进展期时已难以分辨癌灶是单发还是多发融合。因此,多发性胃癌在早期胃癌中的比例往往高于进展期胃癌。国内报道早期胃癌中多发性胃癌占14%~30%,而进展期多发性胃癌仅占2.29%。

对于多发性胃癌的发病机制,目前一般认为DNA错配修复基因hMSH2、hMLH1、hPMS2的突变是其重要原因。此外,BRCA1和BRCA2基因的突变、ALDH2的失活、DNA 复制错误以及17号染色体的数目畸变等也被认为与多发性胃癌的发生存在密切的关系。还有学者认为多发性胃癌可能与p53基因、hMSH6基因的突变以及hMSH6启动子的高甲基化有关。

如上是对胃癌的发病特征做出的分析,希望广大患者能够给予重视,另外如果大家有什么不明白的不妨直接去医院咨询一下,只有如此才能够帮助患者找出针对性的治疗方案,进而有效规避疾病导致的不必要麻烦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