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胆道蛔虫病的方法有哪些

中医药治疗胆道蛔虫病的方法有哪些

中医药治疗胆道蛔虫病的方法是大家比较关注的,因为把握适合的办法能够帮助大家尽早的实现疾病治疗,专家指出患上此病后,患者及家属既不要惊慌,也不要麻痹。接下来我们就先来了解一番中医药治疗胆道蛔虫病的方法。

除去本病的根本措施是预防蛔虫之外,如平时要注意饮食卫生,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以防虫卵进入身体的其他部位。

中医药治疗胆道蛔虫病的方法:

(1)虫阻肠道,湿热阻滞:脐周痉痛,时作时止,或吐虫、便虫,胃脘嘈杂,睡间磨牙流涎。

治法:驱蛔杀虫。

方药:乌梅15克、黄连10克、黄柏10克、干姜6克、柴胡10克、枳壳10克、白芍30克、当归10克、甘草6克、苦楝根皮30克、槟榔15克、茵陈15克。

(2)脾胃虚弱:胆道蛔虫病久或驱蛔之后,面黄无华,食欲不振,形体消瘦,舌淡,脉细弱。

治法:健运脾胃。

方药:木香6克、砂仁5克(后下)、党参15克,陈皮10克、茯苓15克、白术10克、甘草6克、山药15克、神曲10克。

患上此病后,患者及家属既不要惊慌,也不要麻痹。应当抓紧时间积极治疗,早期经非手术疗法,一般可以治愈。若经非手术治疗一周以上仍不能缓解者,可考虑手术疗法,但这种疗法仅属于少数人。

除去本病的根本措施是预防蛔虫之外,如平时要注意饮食卫生,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以防虫卵进入身体的其他部位。

如上是对中医药治疗胆道蛔虫病的方法做出的分析,希望患者给予重视,专家指出一旦患上胆道蛔虫病,应当抓紧时间积极治疗,早期经非手术疗法,一般可以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