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溃疡的食疗方法及病因

十二指肠溃疡的食疗方法及病因

十二指肠溃疡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和我们的饮食有着很直接的关系,所以大家千万不可放松警惕,为了能够尽快的使病情得到缓解,一定要重视治疗,那么在饮食上应注意什么事项呢以及形成的原因有哪些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饮食注意事项。

1改善饮食习惯,消除过度的精神紧张,十二指肠溃疡最明显的症状是空腹或夜间时腹痛,而胃溃疡是在饭后2-3小时内,心窝处会疼痛。同时,胃会有勒紧的不适感及胸口闷烧等。溃疡恶化出血时,大便会呈黑色。若有由溃疡转成出血性的征兆时,要马上接受医生诊断治疗,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致内容物溢出可演变成为膜炎。腹部会突然剧烈疼痛,肚子变硬。

2含丰富的维生素C,可强化胃壁的马铃薯:马铃薯含丰富的维生素C、钾、钙均衡的矿物质,而且有淀粉,即使加热,维生素C也不易被破坏,方便摄取。

3南瓜有助于健胃整肠:南瓜有丰富的维生素C及胡萝卜素(即维生素A),其果实、花、种子、叶子都有药效,淀粉多,煮食后仍含丰富的维生素C。

4可促使胃壁粘膜再生的高丽菜: 高丽菜含维生素C及K,可促使胃或十二指肠的粘膜再生,治疗溃疡。生吃或加热都很可口,平时常食用,可调整体质。

形成病因。

1.遗传基因

遗传因素对本病的易感性起到较重要的作用,患者家族发病率比一般人群高2.6倍。

2.胃酸分泌过多

胃酸是十二指肠溃疡发生的决定性因素。

3.十二指肠黏膜防御机制减弱

患者胃排空加速、抑制胃酸的作用减弱,使十二指肠球部腔内酸负荷量加大,造成黏膜损害致溃疡形成。

4.幽门螺杆菌感染

Marshall和Warren因1983年成功培养出幽门螺杆菌(H.pylori),并提出其感染在消化性溃疡发病中起作用而获得2005年度诺贝尔医学奖。大量研究充分证明,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消化性溃疡复发的重要原因,并形象地比喻为“无pH(酸)无溃疡,无 HP无复发”,但是确切的机制仍待进一步证实。

通过学习上述内容,想必大家了解了十二指肠的饮食以及形成原因,所以在现实生活中大家一定要合理安排饮食,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身体才会吸收的更好,同时还要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态,每天坚持适当的锻炼身体才会好的更快,最后小编祝愿患者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