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科 > 消化内科 > 黄疸 > 黄疸治疗

中医药治疗黄疸有什么方法

中医药治疗黄疸有什么方法

 中医药治疗黄疸的方法是需要积极把握,只有积极把握中医药治疗黄疸的方法才能够因此得出积极的治疗,那么中医药治疗黄疸的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就是具体分析。

中医药治疗黄疸的方法:

(1)湿热熏蒸:面目发黄,黄色鲜明,精神不振,不欲吮乳,或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病情较重者,可见神昏,抽搐。

治法:清热利湿,利胆退黄。

方药:茵陈10克、栀子3克、大黄2克、枳实3克、车前草6克、茯苓10克。

中成药:茵陈五苓丸、茵栀黄注射液。

(2)寒湿阻滞:,面目皮肤发黄,色淡而晦暗,或黄疸日久不退,神疲困倦,四肢欠温,纳少易吐,大便溏薄色白,小便短少,或腹胀气短,舌淡苔腻。

治法:温中化湿,益气健脾。

方药:茵陈10克、太子参10克、白术10克、干姜1克、附子3克、茯苓10克。

(3)淤积发黄:面目皮肤发黄,颜色晦暗,日渐加重,腹满纳呆,神疲少动,食后易吐,胁下痞块,小便短黄,大便灰白,或见淤斑,唇色暗红,舌质色紫暗或有淤点、苔黄,指纹沉滞。

治法:化淤消积,利疸退黄。

方药:菌陈10克、栀子2克、柴胡6克、茯苓6克、白术6克、桃仁6克、当归6克、白芍6克、制军2克、,甘草2克。

治疗黄疸的方法是去多方法中效果比较好的,大家一定要认真的了解,这是帮助大家正确治疗的需要,当然治疗的前提是正确的确诊,所以大家一定要关注这一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