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黄疸的症状表现有哪些呢
对于核黄疸这种疾病很多人并不是很了解,所以在这里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核黄疸的症状表现,以及容易愈合黄疸所混淆的疾病,希望通过对下文的讲解能够帮助大家更深刻的认识这种病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核黄疸的症状表现。
1.黄疸进行性加重,未结合胆红素〉256.5umok/L(15mg/dk)。
2.嗜睡、拒奶、反应差、呻吟、尖叫,病情进一步加重者凝视、眼球震颤、头向后仰、角弓反张、抽搐、呼吸不规则,出现病理性呼吸。
3.病情严重者虽经抢救,但往往有后遗症如抽搐、听觉障碍、智力低下等。
核黄疸症状需要和下面的症状相互鉴别。
重度黄疸:黄疸又称黄胆,俗称黄病,是一种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黏膜和巩膜发黄的症状和体征。某些肝脏病、胆囊病和血液病经常会引发黄疸的症状。通常,血液的胆红素浓度高于2-3mg/dL(34-51)时,这些部份便会出现肉眼可辨别的颜色。隐性黄疸:17~34,轻度黄疸:34~170,中度黄疸:170~340,重度黄疸:>340。
病理性黄疸:黄疸在新生儿较其他任何年龄都常见,其病因特殊而复杂,既有生理性黄疸,又有病理性黄疸,还有母乳性黄疸。这些情况要区别对待,加以处理。如果孩子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就出现黄疸或黄疸发展过快,持续时间较长,甚至伴有贫血、体温不正常、吃奶不好、呕吐、大小便颜色异常。有的是黄疸已经消退或减轻后又重新出现和加重,多属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常见的原因是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感染、胆道畸形和新生儿肝炎等。
生理性黄疸: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临床症状,由于其发病机制不同,它既可以是生理现象,又可以是病理现象。临床上以足月儿血清总胆红素超过205.2μmol/L(12mg/dl),早产儿超过256.5μmol/L(15mg/dl)称为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母乳喂养后出现黄疸:母乳喂养的婴儿在生后4~7天出现黄疸,2~4周达高峰(血清胆红素可超过256.6~342.0μmol/L),一般状况良好无溶血或贫血表现黄疸一般持续3~4周,第2个月逐渐消退,少数可延至10周才退尽黄疸期间若停喂母乳3~4天,黄疸明显减轻,胆红素下降≥50%若再用母乳喂养,黄疸不一定再出现,即使出现亦不会达原有程度。
通过对核黄疸的介绍,相信大家对这一疾病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所以当患有这种病症的时候,千万不要有太大的压力,一定要及时的去医院接受检查和治疗早发现早治疗,病情才能好的更快同时也会减轻病人的痛苦。
-
孩子有新生儿黄疸严重吗新生儿黄疸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的发病人群是新生儿,正因为如此这种疾病让很多人都感觉特别紧张,有些人总是觉得这种
-
母乳性黄疸停母乳能自己消退吗母乳性黄疸是很多新生婴儿都会遭遇的问题,有些新生儿父母看到孩子黄疸迟迟不能消退就感到非常着急,想知道这种疾病既然是由于母
-
得了肝癌胰腺黄疸还能活多久得了肝癌胰腺黄疸还能活多久?这个问题相信是许多得了这个疾病的朋友心中共同的疑问,肝癌并发胰腺黄疸这种疾病确实非常令人痛苦
-
母乳性黄疸的发病时间应该是多久母乳性黄疸是很多新生儿都会发生的疾病,这种情况有些患儿是可以自己痊愈的,但是有些则不可以,有的孩子发生黄疸时间已经好几个
-
母乳黄疸的治疗方法对于黄疸这个疾病的发生,相信大部分的家长朋友们都是非常的熟悉了吧,黄疸给患儿造成的影响和伤害是非常痛苦的,为此我们面对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