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科 > 消化内科 > 黄疸 > 黄疸治疗

中医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方法是什么

中医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方法是什么

 中医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方法是大家得积极把握,只有把握了中医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方法,才能够帮助大家积极的治疗,通常中医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方法有很多,如下便是专家的具体分析。

湿热型黄疸可见到小儿皮肤黄而鲜明,其色如枯色,伴见发热、烦躁、啼哭、口渴、呕吐、尿黄、便秘等症状,常用茵陈、栀子、大黄、黄芩、车前子、竹茹、陈皮等中药治疗,伴见高热、烦躁喘促,或抽搐、或昏迷,并且有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此型-般病情较重,多为核黄疸病人。中成药可灌服安宫牛黄丸、紫雪丹等,汤药可用水牛角、生石膏、炒栀子、黄连、茵陈、菖蒲、大黄、钩藤等药,水煎服。若患儿已昏迷则中药灌不进去时,可用茵陈、栀子、大黄、甘草煎汤,保留灌肠,一日一次,或采用针灸,西药抢救等办法综合治疗。

瘀滞型黄疽可见面目及全身发黄,黄色较深且晦暗,并逐渐加重,身体消瘦,饮食减少,大便溏稀,并伴有皮肤出血而见瘀斑瘀点等,中医认为此为热邪深入,伤及脾胃,瘀阻血分,因此治疗要活血化瘀,养肝健脾,中药可用柴胡、赤芍、白芍、当归、桃仁、红花、川芎、佛手、陈皮、茯苓、山药、鸡血藤等药物。

脾湿型黄疸的小儿皮肤发黄,日久不易退,其色晦暗,面色无华,体质消瘦,乏力纳少,大便溏软,四肢欠温,治疗可用健脾化湿、和中之法,中药可用茵陈、白术、干姜、党参、山药、茯苓、佛手、菖蒲、郁金、焦山楂等,中成药可用健脾丸,地茵合剂等。

预防新生儿黄疸,应避免接触能诱发溶血的药物、化学物品,衣服被褥也忌有樟脑丸或萘的气味。在治疗方面,家长们应知道喝葡萄糖水主要是多吃多排,促进胆红素的排出,从而使黄疸的消退,并不是说葡萄糖水有退黄的作用。希望以上的内容能够加深您对小儿黄疸的认识,祝福您的宝宝健康。

上述中医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方法是比较常见的,大家别忽视,当然大家在把握了中医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方法之后,还一定要积极咨询相关专家,以帮助大家得出积极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