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节食的人患上脂肪肝的几率较大

经常节食的人患上脂肪肝的几率较大

希望大家要警惕脂肪肝的出现,在生活中相信大家都认为身体过于肥胖,就会患上脂肪肝,认为肥胖的人身上了脂肪较多,脂肪过剩引起脂肪肝,其实不然,经常节食的人患上脂肪肝的几率较大,这是什么原因呢?让我们来听专家给我们介绍一下吧。

如果有个不算胖,但还一直在节食的人说:“我得了脂肪肝。”恐怕大部分人都会觉得这实在有点不可思议。因为一提到“脂肪肝”,就会让人自然而然地想到肥胖。但专家告诉我们,这种观点是不全面的。有时候,节食过度也会造成脂肪肝。

据介绍,正常人肝内脂肪约占肝总重的2%—4%,当肝内脂肪积聚超过肝总重的5%时,即为脂肪肝。这与身体的肥胖并不是完全对等的关系。导致脂肪肝的原因很多,过度节食就是其中之一。

专家说,过度节食导致脂肪肝,主要有3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当*处于长期饥饿状态时,机体无法获得足够的葡萄糖,和各种脂肪燃烧时所需要的氧化酶类,这将导致机体为了弥补体内葡萄糖的不足,将身体其他部位贮存的脂肪、蛋白质调动起来,转化为葡萄糖。这些脂肪、蛋白质都将通过肝脏这一“中转站”转化为热量,让大量脂肪酸进入肝脏。

其次,脂代谢需要脂蛋白,而脂蛋白的合成需要胆碱、蛋白质和必需脂肪酸,如果这些东西摄入不足、营养不良,不能合成脂蛋白,就会影响肝脏的脂代谢,导致脂肪在肝脏大量沉积,从而形成脂肪肝。

再次,节食还会造成糖、脂肪、蛋白质、矿物质和纤维素的摄入不足。在此情况下,机体就会产生代偿,使得糖、蛋白质等都转化为脂肪,堆积到肝脏。

多吃猕猴桃能预防脂肪肝。

降血脂:血脂的下降有利于脂肪肝的防治,一些研究资料指出,猕猴桃降血脂作用比较突出,经常吃猕猴桃的人,血脂水平可以下降至原来水平的1/3左右。

抗癌:脂肪肝有转变为肝癌的可能,猕猴桃被人们称为“抗癌的仙桃”,在癌症的治疗期间,猕猴桃有时被当做疗程中规定的食物。脂肪肝患者适当地食用猕猴桃,预防疾病恶化成肝癌。

缓解消化不良:猕猴桃是一种中药,处方名为藤梨根,有促进消化、健脾止泻、缓解便秘等功效,对脂肪肝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由此可见,猕猴桃的作用还真不少,在生活中要想预防脂肪肝可以多吃一些猕猴桃,不仅能够降血脂,还能够抗癌、缓解消化不良,同时在患上脂肪肝时也可以作为一种辅助的治疗方法,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尤其是过度肥胖的人在生活中要注意脂肪肝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