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科 > 消化内科 > 黄疸 > 黄疸常识

母乳性黄疸的症状及检查

母乳性黄疸的症状及检查

很多孩子在出生后不久便出现黄疸的症状,其实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但是,一定要引起家长的重视,要时刻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如果持续黄疸高的话就要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否则的话就会很容易产生其他的病症,下面介绍的是母乳性黄疸的症状以及检查项。

母乳性黄疸有哪些症状呢!

特征为新生儿以母乳喂养后不久即出现黄疸,可持续数周到数月,而其他方面正常。分为早发型(母乳喂养性黄疸)和晚发型(母乳性黄疸),早发型与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出现时间及达到高峰值的时间相似,但母乳性黄疸的最高值要超过生理性黄疸;

迟发型者常在生理性黄疸之后黄疸渐趋明显,也就是说母乳性黄疸常在出生后7~14天出现。无论是早发型或迟发型母乳性黄疸,一旦停喂母乳3~5天后,黄疸减退;若再开始母乳喂养,大多黄疸不再出现,少数黄疸又会重新出现。随着月龄的增长,黄疸可逐渐消退,有如下特点:

1.黄疸不消退 在生理性黄疸期间,即出生后2天~2周发生,但不随生理性黄疸的消失而消失。

2.黄疸程度 以轻、中度为主(≥342μmol/L),重度少见,以未结合胆红素升高多见。

3.一般情况好 婴儿除黄疸外完全健康,吃奶好、大小便正常、体重增长满意、肝脾不大、肝功能正常、HBsAg阴性。

4.停母乳后黄疸迅速消退 停母乳48~72h后黄疸明显减轻,胆红素迅速下降为原水平的50%左右,重新哺乳,血清胆红素将在1~2天内回升17.1~51.3μmol/L(1~3mg/dl),然后持续一段时间后缓慢下降。不停母乳胆红素也会自行降至正常。

母乳性黄疸的实验室检查:

1.三大常规 三大常规检查正常,无贫血,白细胞计数不高。

2.血生化检查 血清胆红素大多数<257μmol/L(15mg/dl),也可>342μmol/L(20mg/dl),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肝功检查正常,HBsAg阴性。

其他辅助检查:

一般无须特殊检查,必要时可查胸片、B超等,无异常发现。

关于母乳性黄疸的症状以及检查项目,在上述文章中已经作出了具体的介绍,相信大家能够详细的了解,对于母乳性黄疸的孩子来说,一定要引起家长的重视,有效的治疗措施能够使病情得到改善,如果不加重视的话就会严重伤害到孩子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