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药物会诱发药物性胰腺炎

哪些药物会诱发药物性胰腺炎

药物能够致病,但如果运用不当或者是过量服用某种药物就有可能会诱发各种疾病。所以,大家在服药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药物的副作用,避免由于服药不当而对身体造成严重的影响。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哪些药物会诱发药物性胰腺炎呢?

利尿药:大量应用速尿、利尿酸、双氢克尿塞等,均会引起急性胰腺炎,甚至出现休克。这可能与低血钾、胰细胞功能紊乱、胰脏血循环不良、胰管内分泌液黏稠及过敏等因素有关。

雌激素:如己烯雌酚与口服避孕药等,可因甘油三酯增高,诱发胰腺炎。也可使血清酯质微粒凝聚,引起高凝状态,使胰腺微血管栓塞,引起局部毛细血管和胰腺泡损害,而发生胰腺炎。此时患者除有腹痛、淀粉酶升高外,尚可有高脂血症。

促皮质激素:若用于肾病患儿,胰腺炎发生率竟高达28%~40%。主要由于胰腺分泌物浓稠、胰腺管上皮增生,使胰管阻塞、胰液流出困难所致,有时可导致患者休克死亡。

维生素D:可提高小肠对钙的吸收,但大量使用会引起高血钙,从而促进胰蛋白酶原转化为胰蛋白酶,并抑制胰蛋白酶降解,以致酿成胰腺炎。

降糖灵:又称苯乙双胍,糖尿病患者大量服用后,会发生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甚而伴有低血糖休克,常因心室停搏而死亡。

四环素:长期大量使用,会使胰脏的蛋白质合成和分泌受到损害,可导致胰腺炎,尤其是肾功能不良者更易发生,如急性肾功能衰竭病人应用四环素,可引起急性肝脂肪变性,并发生急性胰腺炎。

硫唑嘌呤:广泛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性红斑狼疮、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溃疡性结肠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也用于器官移植与克隆氏病,用药期间均可能诱发胰腺炎。

醋碘苯酸钠:又称乌洛康,常用于主动脉造影,可引起急性胰腺炎。这是因为它能够损害胰腺内皮细胞,从而导致胰腺内出血,胰液外溢。

其他:红霉素、甲硝唑、罗红霉素、异烟肼、呋喃妥因、赛庚啶、降压嗪、消胆胺及氯丙嗪、卡马西平、丙戊酸钠等,也会引起胰腺炎。

服用了上述的药物后,如果出现了胰腺炎的症状的话,那么就要立刻到正规的医院去求诊,通过CT等检查项目来确诊病情,如果处置得当的话,那么病情在一个星期内就能够痊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