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科 > 消化内科 > 腹痛 > 腹痛常识

这些都是引发小儿腹痛的原因

这些都是引发小儿腹痛的原因

小孩腹痛这个问题一直都困扰着妈妈们,常常都会因为小孩腹痛,只有带着孩子去医院检查,引起小孩腹痛都有哪些原因呢?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讲一下。

1. 蛔虫症。此病患儿多有进食不讲卫生的习惯,饭前便后不洗手,生吃水果冲洗不够甚至不洗,表现为平时虽吃饭正常但仍很消瘦。当环境改变或小儿发烧、腹泻、饥饿以及吃刺激性食物时突然腹痛,孩子哭叫打滚、屈体弯腰、出冷汗、面色苍白,腹痛以肚脐周围为重。常伴有呕吐,甚至可吐出蛔虫。有时能自行缓解,腹痛消失,小儿显得疲惫。完全恢复后照常玩耍。每次疼痛发作数分钟,这种疼痛可能不是每天发作,也可每天发作数次

2. 急性阑尾炎。小儿各年龄均可以得此病,而且比较常见。起病较急,腹痛以右下腹为重,用手按小儿右下腹时会加剧孩子的哭闹,常伴有恶心及呕吐,然后出现发烧,体温可升高达39℃左右。此时需到医院进行治疗,因小儿阑尾炎的发展较快,时间稍长有阑尾穿孔造成化脓性腹膜炎的可能,而危及小儿生命。

3. 肠套叠。肠套叠多发生于2岁以内的婴幼儿。其病变所在为肠管的一部分套入到邻近的一部分肠腔内,所以腹痛时可以在腹部触到一固定性包块,压痛明显,腹痛发作后不久就会呕吐,尤以在发病后2-12小时出现暗红色果酱样大便为特征,有时呈深红色血水样大便。

4. 嵌顿疝。小儿疝气以脐疝和腹股沟疝为多见。脐疝发生嵌顿的机会很少,多数由于腹股沟疝发生嵌顿造成了腹痛。这样的小儿在发病前都有可复性疝气存在,即在小儿站立或用力排便时腹股沟内侧出现一肿物,或仅表现为一侧阴囊增大,平卧时消失,即使不消失还可用手慢慢还纳。一旦不能送还,肿物不消失且出现腹痛,孩子阵发性哭闹,腹胀和呕吐,时间长了肿物表面皮肤肿胀、发热,压痛明显,则无疑是发生了嵌顿疝,必须及时送医院治疗。

5. 肠痉挛。肠痉挛是由于肠壁肌肉强烈收缩引起的阵发性腹痛,为小儿急性腹痛中最常见的情况。其发生的原因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受凉、暴食、大量冷食、婴儿喂乳过多等等。本病属于单纯的功能性变化,为非器质性病损,故预后较好,多数可自愈。

小朋友们的身体都比较脆弱,稍微发现了病症就应该及时的采取措施,在平时我们也要注意预防,希望我们的小朋友们都能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