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炎中医治疗方法是什么
肠炎中医治疗方法是什么?肠炎是消化科常见病,给患者带来了不小的折磨,损害大家的身体和精神,想要规避疾病危害,大家一定要正确的了解疾病,尤其要知道肠炎中医治疗方法,因为疾病对症治疗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肠炎中医治疗方法:
1、脾胃虚弱型
症状: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完谷不化,纳呆食少,食后不舒,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明显增多,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
分析:脾胃虚弱而致泻下,主由脾气虚弱,清阳不升,运化失职所致,故见大便溏泻,完谷不化;脾虚不运,则纳食减少或食后脘闷不适,久泻不止;脾胃气虚,化源不足,致面色萎黄,疲乏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均属脾胃虚弱之象。
治法:健脾益气。
方药:参苓白术散主之。
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砂仁、陈皮、桔梗、扁豆、山药、莲子肉、苡仁理气健脾化湿,是治疗脾虚泄泻的常用方药。若脾阳虚衰,阴寒内盛,可配伍附子理中汤,以温中散寒;若久泻不愈,中气下陷,而兼有脱肛者,可投补中益气汤,重用黄芪、党参以益气升清,健脾止泻。
2、肝气乘脾型
症状:素有胸胁胀闷,嗳气食少,每因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之时,即腹痛,腹泻,舌淡红,脉弦。
分析:七情所伤,情绪不稳,激怒之时,气机不利,肝失条达,横逆乘脾,失其健运,故腹痛则泻。肝气不舒,疏泄失常,故胸胁胀闷,嗳气食少。舌淡、脉弦,均为肝旺脾虚之象。
治法:抑肝扶脾。
方药:痛泻要方为主。
方中白术健脾补虚;白芍养血柔肝;陈皮理气醒脾;防风升清止泻。共奏疏肝解郁,健脾止泻之功。
3、脾肾阳虚型
症状:黎明之前,脐周作痛,肠鸣即泻,泻后则安,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
分析:肾阳虚衰,不能温煦脾土,而黎明之前,阳气未振,阴寒较盛,故见脐腹作痛,肠鸣而泻,泻后自安。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均属脾肾阳虚不足之征象。
治法:温补脾肾,固涩止泻。
方药:理中汤合四神丸。
四神丸中补骨脂补肾阳;肉豆蔻、吴茱萸温中散寒;五味子收敛止泻。配合理中汤温中健脾,主治脾肾虚寒之腹泻。如年老体衰,久泻不止,中气下陷,宜加入益气升阳及收涩之品,如人参、黄芪、诃子肉、石榴皮,赤石脂、炒米壳之类,亦可合用桃花汤以固肠收敛止泻。
对肠炎中医治疗方法,大家是一定要把握的,因为肠炎的发生是会严重损害大家身体,让患者承受不小负担的,为了彻底规避疾病危害的发生,大家在把握了肠炎中医治疗方法之后,还应该积极咨询相关专家的建议,从而摆脱疾病危害的发生。
-
小儿肠炎吃什么药较好呢小孩肠炎这样的疾病一旦发生对于孩子健康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出现了小儿肠炎这样的疾病还是会有痛腹泻的症状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成
-
肠炎怎么治疗才较好慢性肠炎这样的疾病属于一种慢性疾病,一旦发生并不太好康复,对慢性肠炎疾病我们也不要拖延治疗的时间,要在患病的时候,及早做
-
细菌性痢疾怎么治疗有效细菌性痢疾怎么治疗?细菌性痢疾让患者承受了不小的危害,损害大家的身体和精神,想要规避疾病危害,大家需找到适合自己的治疗方
-
慢性肠炎发生后该怎么办直肠炎的慢性疾病一旦发生康复起来也并不容易,一旦出现直肠炎疾病我们不能拖延治疗的时间,要及时正确地采取治疗措施,那么我们
-
生活中直肠炎该怎么治疗直肠炎该怎么治疗?直肠炎是消化科常见病,其发生让患者承受了不小的负担,损害大家的身体和精神,想要规避疾病危害,大家一定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