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上阑尾炎会出现什么临床症状

患上阑尾炎会出现什么临床症状

不少的阑尾炎患者发现自己患上阑尾炎这种疾病之后一般都是中晚期了,去了医院之后治疗的难度就增加了,也让自己的身体受到了更多的折磨。所以下面要介绍到的内容就需要大家注意了,一起了解一下阑尾炎的前期临床症状。

急性炎症开始时,阑尾表现充血和肿胀,壁内有水肿及中性多形核白细胞浸润,粘膜出现小的溃疡和出血点,浆膜有少量渗出。腔内积存混浊渗出液,称为单纯性阑尾炎,因内脏疼痛定位不明,病人感到上腹部或脐周围隐痛,常伴有恶心及呕吐、全身不适,腹痛逐渐转移至右下腹部。

局部并有明显触痛,临床常用麦克伯尼氏点表示触痛部位。在右下腹部,脐与右骼前上棘联线中外侧1/3处有限局性压痛点,这个痛点是美国人C.麦克伯尼于 1889年首先发现和描述的,故称为麦克伯尼氏点(麦氏点)。若病情继续发展,数小时后阑尾肿胀和充血更为明显,阑尾壁内常有小脓肿形成,粘膜有溃疡及坏死,浆膜面多量纤维性渗出,腔内充满脓性液体,称为化脓性蜂窝织炎性阑尾炎。此时全身症状较重,右下腹疼痛明显。最后可发展为阑尾壁的组织坏死,若有梗阻,则阑尾远端坏死更严重,呈紫黑色,常在此处发生穿孔,称为坏疽性阑尾炎,一般均合并局限性腹膜炎,此时除压痛外,还伴有明显的肌紧张和反跳痛。体温多超过38.5℃以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也增多。因阑尾腔的近端均有肿胀而闭琐,经穿孔的溢出物只是腔内积存的脓液,无肠内容物,加之有大网膜包裹,很少继发弥漫性腹膜炎,而形成阑尾周围脓肿。

阑尾( vermiform appendix)又称蚓突,是细长弯曲的盲管,在腹部的右下方,位于盲肠与回肠之间,它的根部连于盲肠的后内侧壁,远端游离并闭锁,活动范围位置因人而异,变化很大,受系膜等的影响,阑尾可伸向腹腔的任何方位。阑尾尖端可指向各个方向,一般以盲肠后位最多,其次为盆位。阑尾的长度平均5~10厘米,也可变动于2~20厘米之间,上端开口于盲肠,开口处也有不太明显的半月形黏膜皱襞。阑尾外径介于0.5~1.0厘米,管腔的内径狭小,静止时仅有0.2厘米。

阑尾的根部,其位置较恒定,3条结肠带向下,都延伸到阑尾根部,作为寻找阑尾的标志。在阑尾的系膜内有阑尾动、静脉,其根部处于三条结肠带集中的部位。阑尾根部在体表的投影,一般在右髂前上棘到脐连线的外1/3处,此处称阑尾点,又叫麦氏点,阑尾炎时,此处常有明显压痛。

一般情况下,儿童的阑尾与其身高相比,相对较成人为长;成年女性之阑尾大于男性,而小儿则男性大于女性;中年以后逐渐萎缩变小。

对于疾病的了解越多,对于自己的身体的保护也就多一份。而阑尾炎这种疾病分为慢性和急性,急性的阑尾炎发生的时候如果救助没有及时的话,是会给患者的生命带来隐患的。这就是阑尾炎的可怕之处,大家不能轻视这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