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科 > 消化内科 > 便秘 > 便秘治疗

便秘“排毒”会损害肠胃功能

便秘“排毒”会损害肠胃功能

目前在市面上售卖的排毒养颜药物随处可见,甚至不少商家打出了“排宿便、清肠毒”等口号,深受广大爱美女性的青睐。在国家药监局基础数据库中查询发现,多数排毒功效的药物基本都是中药或中成药,长期服用会带来一系列副作用,其中对肠胃功能的损害最为严重。

便秘决不能“一洗了之”。由于造成便秘的原因多种多样,采用洗肠这种临时刺激肠道排便的方法治标不治本。“毕竟这是借助外力排毒的过程,若经常进行肠子水疗,有可能将肠道内的菌群破坏,一些菌落一旦遭到破坏,就会打乱肠道原本的运动规律,消化系统功能还可能会产生紊乱。”

另外,肠子“洗澡”也不是人人适合的,对于发烧、感染、直肠肿瘤患者,严重内痔、心脏病患者以及孕妇、老年人伴有脑梗塞和动脉硬化等,均不宜洗肠。吴礼浩提醒,洗肠也并非绝对安全,近年来也不乏因肠子水疗而导致肠穿孔的报道。因此,建议洗肠必须要由医疗人员操作才可进行。

胃肠专家表示,市面上多数排毒药物,特别是以“泻”为主的排毒药物,长期服用会使肠道反射功能、敏感性降低,肠蠕动的力量减弱,消化功能受损,影响对食物的消化吸收,造成营养不良等后果。排毒药物实际上是通过强烈刺激肠道神经,让肠道产生剧裂收缩的原理,来达到通便排毒的目的,这种刺激与收缩过程,对肠道的损伤极大。因此,用泻药通便时,虽然见效快,但是往往会造成患者腹痛难忍、腹泻脱水等。

据了解,排毒药物中多含有大黄成分,长时间服用容易引起继发性便秘,对药物形成依赖,致使服药者丧失正常的排便能力。对于便秘者来说,排毒药物治标不治本,用则通不用则不痛,久而久之,就严重损害肠胃功能,形成恶性循环,引发更严重的肠胃疾病。

摆脱便秘困扰要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如多吃含有纤维素的食物,研究表明,纤维素等能够刺激肠道蠕动,软化粪便,还能改善肠道益生菌,对预防便秘有一定的帮助。除此之外,还要多喝水、适当摄入含有脂肪的食物和进行适量的运动,从而促进肠道蠕动。如果病情比较严重,应到正规医院检查诊疗,确定是否有必要洗肠。

生活中,服用排毒药物的人多是有不同程度的便秘问题、或是想减肥的人群,药物虽在短时间内能达到通便排毒的功效,但是引发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一旦造成肠胃功能损害,将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