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科 > 消化内科 > 乙肝 > 乙肝常识

接种乙肝疫苗后发热是怎么回事

接种乙肝疫苗后发热是怎么回事

孩子一般都是需要接种疫苗的,而每个孩子体质不同所以接种后的反应也是不同的,尤其是一些孩子在接种乙肝的时候会出现发热的情况,但人们在发现是这类问题的时候更要好好的处理。那么,接种乙肝疫苗后发热是怎么回事?以下就是简单的方法。

有些朋友接种了乙肝疫苗之所以发热,是因为疫苗本身就是一种减低了活性的病毒。接种后,有时候会引起一定的不良反应。一般来讲,大部分朋友,特别是小孩子在打完预防针后,都会有一点低烧,这是正常的免疫反应。只要持续时间不长(一般不会超过24小时),发烧的温度不高(不要超过38.5度),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要是持续时间长(超过24小时),或温度过高的话(超过38.5度),就要注意是不是其它问题引起的发烧。

此时,如果发热至38.5℃以下时,可以采取以下方法降温,用温水毛巾敷前额部,擦四肢和前胸后背。但在进行这些降温自处理时,如果有手脚发凉、全身发抖、口唇发紫等所谓寒冷反应,要立即停止这种降温的方法。发热至38.5℃以上时药物降温也是常用的退热方法。

此外,在接种乙肝疫苗后,您还需要注意乙肝疫苗的有效期问题:抗-HBs随时间推移,滴度会逐渐下降,当抗-HBs滴度降至保护值以下时,也就不再对乙肝病毒有免疫力了。因此,为保证预防效果,接种乙肝疫苗后,应抽血化验,查二对半,若抗-HBs呈阳性,说明接种成功,同时还应查抗-HBs滴度。若抗-HBs滴度最高值仅为10~100mIU/m1,最好在6个月后复种1次;抗-HBs滴度最高值为101~1000mIU/ml时,应于首次接种后1~2年内复测抗-HBs;若抗-HBs在1001~10000mIU/ml时,应在2~4年内复测;当抗-HBs大于10000mIU/ml时,可在4~6年内复测;当发现抗-HBs滴度低于10mIU/ml时应复种,复种仍按初种的剂量和时间方案进行。

上面是关于接种乙肝疫苗发热是怎么回事的解答,这些我们大家更是要做好正确的了解,同时更希望家长们能够时刻关心自己孩子的问题,还有就是要时刻关心自己孩子的变化,多注意这些对孩子的健康也是有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