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息肉的治疗方式浅析
大肠息肉的的治疗总体来说就是早发现,早摘除,尽量减轻病人的痛苦,那么面对不同性质的大肠息肉,具体怎样治疗呢?下面,我们就进行简单的阐述。
大肠息肉的处理原则是发现息肉即行摘除。目前摘除息肉的方法主要是内镜下行各种摘除法。根据息肉的形态、大小、数量及蒂的有无、长短粗细而分别采用:①高频电凝圈套切除法:主要用于有蒂息肉;②高频电凝灼除法:主要用于多发半球状小息肉;③高频电凝热活检钳法:目前很少应用,主要被②④法取代;④活检钳除法:主要用于单发或少数球状小息肉,简便易行,又可取活组织病理检查;⑤激光气化法和微波透热法;适于无需留组织学标本者;⑥粘膜剥离嵌除法:主要用于扁平息肉或早期癌患者;⑦“密接”摘除法,主要用于长蒂大息肉,难以悬于肠腔者采用大息肉密接肠壁电凝切除法。南方医院创此法为142例患者切除大息肉157颗,仅发生2例轻度粘膜灼伤,未发生穿孔并发症。⑧分期批摘除法,主要用于10~20颗以上息肉患者无法一次切除者。⑨内镜、外科手术联合治疗法,主要用于息肉病患者,即将息肉稀疏区以手术切除,这样即可达到治疗目的,又可维持大肠正常功能。
由于大肠息肉,特别是腺瘤性息肉已被学者公认为癌前期病变,所以,大肠息肉患者的定期随访已被提到防治早期大肠癌的高度来认识。南方医院10年内随访252例患者,其中腺瘤性息肉184例,炎症性息肉68例,二者首次随访阳性率分别为51.0%和34.2%。二者的阴性患者再随访,腺瘤者的阳性率为9.8%,炎症者为8.2%;而二者的阳性患者再随访 ,阳性率比阴性者明显增高,分别为47.3%35.6%。值得注意的是腺瘤性者10年内随访4~7次,仍为阳性者15例(8.2%),但无1例恶变。追其原因,与定期随访中及时发现息肉及时摘除有密切关系。同期曾有1例女患者为腺瘤性息肉,由于患者不同意摘除,而两年后症状明显。再次检查肠镜,结果发现原腺瘤已演变为进展癌终被迫手术治疗。因此,大肠息肉,尤其腺瘤息肉、定期随访是防止息肉恶变的重要一环。#p#副标题#e#
息肉的再检出率较高,国外报道13%~86%不等,新检出的息肉除部分为残留息肉再次生长的复发息肉外,一些为大肠新生息肉和遗漏息肉。为保持肠道无息肉状态,防止大肠癌的发生,制定一个经济有效的随访时间是必要的,目前国际上对腺瘤随访时间是必要的,目前国际上对腺瘤随访提出了多种方案。其中在波士顿召开的第三次国际大肠癌会议中大肠腺瘤组讨论建议的方案较为详细。他们指出腺瘤患者在腺瘤切除后再发新腺瘤及局部腺瘤再复发的危险不一,故应区别对待:凡是单个、有蒂(或广基但<2cm管状腺瘤),伴轻或中度不典型增生的腺瘤属低危险组。凡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属高危险组:多个腺瘤、腺瘤直径>2cm,广基的绒毛状或混合型腺瘤,腺瘤有重度不典型增生或伴原位癌,腺瘤已有浸润性癌变者。高危险组的随访方案是腺瘤切除,3~6月作内镜检查,如阴性隔6~9月再检查1次,如再次阴性可隔1年检查,如仍为阴性,每3年再检查1次,但期间每年需作大便潜血检查。低危险组腺瘤在切除腺瘤后1年复查,如阴性可每隔3年检查1次,共2次,然后每隔5年检查1次,但在随访时间,每年须作大便潜血试验。复查中一旦发现息肉即行内镜摘除。
-
小儿肠炎吃什么药较好呢小孩肠炎这样的疾病一旦发生对于孩子健康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出现了小儿肠炎这样的疾病还是会有痛腹泻的症状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成
-
肠炎怎么治疗才较好慢性肠炎这样的疾病属于一种慢性疾病,一旦发生并不太好康复,对慢性肠炎疾病我们也不要拖延治疗的时间,要在患病的时候,及早做
-
细菌性痢疾怎么治疗有效细菌性痢疾怎么治疗?细菌性痢疾让患者承受了不小的危害,损害大家的身体和精神,想要规避疾病危害,大家需找到适合自己的治疗方
-
慢性肠炎发生后该怎么办直肠炎的慢性疾病一旦发生康复起来也并不容易,一旦出现直肠炎疾病我们不能拖延治疗的时间,要及时正确地采取治疗措施,那么我们
-
生活中直肠炎该怎么治疗直肠炎该怎么治疗?直肠炎是消化科常见病,其发生让患者承受了不小的负担,损害大家的身体和精神,想要规避疾病危害,大家一定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