蛔虫病并发症的治疗

蛔虫病并发症的治疗

(1)胆道蛔虫病:可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以解痉、止痛、驱虫或纤维内镜取虫为主。解痉止痛常用阿托品1mg,异丙嗪25~50mg,肌内注射;必要时可用哌替啶50mg,肌内注射。口服食醋100~200ml 也可缓解疼痛。早期及时有效使用驱虫药物,可防止复发,减少严重并发症。近年有报道用虫体肌肉麻痹驱虫剂,在止痛治疗的同时也可驱虫。也有用阿苯达唑加维拉帕米治疗,达到迅速止痛与完全杀虫的显着效果。内科治疗24h 无效,或病情加重;胆道蛔虫嵌顿者,需外科手术治疗。也可借助于内镜紧急取虫,效果好,住院时间短。有发热者可能有继发细菌性感染,应适当加用抗菌药物。
(2)蛔虫性肠梗阻:按照一般肠梗阻治疗原则处理,包括禁食、胃肠减压、解痉止痛、静脉补液、纠正脱水与代谢性酸中毒。不全性肠梗阻者,腹痛缓解后服豆油或花生油可松懈蛔虫团,然后再驱虫治疗。如积极内科治疗1~2 天无好转,不完全性肠梗阻发展为完全性肠梗阻者,应立即手术治疗。
(3)其他:并发蛔虫性阑尾炎、肠穿孔、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单发性肝脓肿、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者,均应尽早手术治疗。
3.其他治疗 蛔虫幼虫移行症时以对症治疗为主,用氨茶碱等解除支气管痉挛,可待因等镇咳。重症(呼吸困难、发绀)者,应予吸氧,并用氢化可的松100~200mg 静脉滴注,疗程3~5 天。合并细菌感染时给予抗菌药物治疗。枸橼酸乙胺嗪(海群生)可使症状较快缓解或消失,用量为8~10mg/(kg·d),分3 次服,疗程7~10 天。可与抗组胺药物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