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炎的常见类型都有哪几种

胰腺炎的常见类型都有哪几种

急性胰腺炎在出现时,会造成患者腹痛,而且还会导致电解质失衡,危害后果很多,很严重的影响到了身体健康,平时大家需要注意疾病的出现,而且要注意其中的常见类型,要根据患者自身情况有效治疗,那么,胰腺炎的常见类型都有哪几种?

急性胰腺炎分为哪些类型呢?

(一)急性水肿型

大体上见胰腺肿大、水肿、分叶模糊,质脆,病变累及部分或整个胰腺,胰腺周围有少量脂肪坏死。组织学检查见间质水肿、充血和炎症细胞浸润,可见散在的点状脂肪坏死,无明显胰实质坏死和出血。

(二)急性坏死型

大体上表现为红褐色或灰褐色,并有新鲜出血区,分叶结构消失。有较大范围的脂肪坏死灶,散落在胰腺及胰腺周围组织如大网膜,称为钙皂斑。病程较长者可并发脓肿、假性囊肿或瘘管形成。显微镜下胰腺组织的坏死主要为凝固性坏死,细胞结构消失。坏死灶周围有炎性细胞浸润包绕。常见静脉炎、淋巴管炎、血栓形成及出血坏死。

由于胰液外溢和血管损害,部分病例可有化学性腹水、胸水和心包积液,并易继发细菌感染。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时可出现肺水肿、肺出血和肺透明膜形成,也可见肾小球病变、肾小管坏死、脂肪栓塞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病理变化。

哪些药物会诱发胰腺炎?

1、利尿药:大量应用速尿、利尿酸、双氢克尿塞等,均会引起急性胰腺炎,甚至出现休克。这可能与低血钾、胰细胞功能紊乱、胰脏血循环不良、胰管内分泌液黏稠及过敏等因素有关。

2、雌激素:如己烯雌酚与口服避孕药等,可因甘油三酯增高,诱发胰腺炎。也可使血清酯质微粒凝聚,引起高凝状态,使胰腺微血管栓塞,引起局部毛细血管和胰腺泡损害,而发生3、胰腺炎。此时患者除有腹痛、淀粉酶升高外,尚可有高脂血症。

促皮质激素:若用于肾病患儿,胰腺炎发生率竟高达28%~40%。主要由于胰腺分泌物浓稠、胰腺管上皮增生,使胰管阻塞、胰液流出困难所致,有时可导致患者休克死亡。

4、维生素D:可提高小肠对钙的吸收,但大量使用会引起高血钙,从而促进胰蛋白酶原转化为胰蛋白酶,并抑制胰蛋白酶降解,以致酿成胰腺炎。

5、降糖灵:又称苯乙双胍,糖尿病患者大量服用后,会发生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甚而伴有低血糖休克,常因心室停搏而死亡。

6、四环素:长期大量使用,会使胰脏的蛋白质合成和分泌受到损害,可导致胰腺炎,尤其是肾功能不良者更易发生,如急性肾功能衰竭病人应用四环素,可引起急性肝脂肪变性,并发生急性胰腺炎。

7、硫唑嘌呤:广泛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性红斑狼疮、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溃疡性结肠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也用于器官移植与克隆氏病,用药期间均可能诱发胰腺炎。

8、醋碘苯酸钠:又称乌洛康,常用于主动脉造影,可引起急性胰腺炎。这是因为它能够损害胰腺内皮细胞,从而导致胰腺内出血,胰液外溢。

平时大家需要注意这种疾病的出现,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调理方法,有效地进行自我保健,避免导致更多困扰,影响到生活,希望患者可以尽早治疗,避免导致电解质失衡,带来更多的影响,希望患者可以尽早治愈,摆脱疾病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