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外科 > 肛肠外科 > 肛瘘 > 肛瘘治疗

小儿肛瘘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小儿肛瘘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生活中家长都较重视孩子的成长的,也很注重孩子健康的成长,要是小儿患上了肛瘘病人要知道孩子出现的问题,家长们一定要留心观察,对孩子的病进行一下治疗,那么,小儿肛瘘的治疗有哪些原则?下面由专家具体来为您讲解。

据国内外统计,婴幼儿肛瘘在出生后6个月以内发病者占小儿肛瘘的2/3;在生后3个月内发病率最高,其中生后1个月内发病者为最多见。男性多于女性,男性占80%~90%,婴幼儿肛瘘发病部位多在肛门两侧,瘘管多呈浅在、单纯、垂直。复杂而瘘深的较少,有部分患儿未治可自愈,待成人后可再发。根据肛门炎症、脓肿、瘘道三个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治疗原则。

原则1、当肛门周围尚未形成脓肿,仅见皮下有炎症反应时;可采用保守治疗,每日用温开水坐浴2~3次。

原则2、如脓肿已形成,可切开排脓,预防反复感染,由于距肛窦较近,可一次切至肛窦,可避免日后成肛瘘。

原则3、专家介绍,多数小儿肛瘘,可随发育生长自己愈合,所以一般不主张及时做根治手术,一旦肛瘘已形成,可等孩子稍大些,到5~10岁时再手术,可行瘘道切开术或挂线治疗。如在肛门两侧同时存在两个瘘道者,应分次行瘘道切开术,若采用挂线方法,可用胶线一次收紧即可。

肛瘘的治疗原则需根据肛裂发生的机理,以及肛瘘的解剖结构制订。

①清除内口:手术时要找到原发的内口,并把感染的肛窦、肛门腺及其导管切除干净,这是肛瘘治疗的关键。

②处理好瘘管及支管、死腔:要把瘘管的管道、支管、死腔等清除干净,以免术后复发。

③保留肛管直肠环:肛瘘手术时,应明确诊断,查明内口及瘘管走向,保留肛管直肠环,以维持正常的肛门括约功能。

总之,在具体手术操作中,一定要仔细寻找到内口,并防止切断肛管直肠环。

肛瘘不能自愈,必须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原则是将瘘管全部切开,必要时将瘘管周围瘢痕组织同时切除,使伤口自基底向上逐渐愈合。根据瘘管深浅、曲直,可选用挂线疗法、肛瘘切开或切除术。

肛瘘的保守疗法,一般用于择期手术患者,目的是为了减轻症状和减少发作。

①调理排便:保持大便通畅,防止腹泻或便秘,以减少粪便对肛瘘内口的刺激。

②清洁肛门:每日用温盐水或高锰酸钾1:10000的溶液坐浴1~2次。且要勤换内裤。

③适当用药:可适当使用黄连素、庆大霉素等抗生素口服,以控制炎症。也可适当使用药膏等局部涂抹或中药内服外用。

温馨提示:小孩子患上了肛瘘的治疗也就那么几种,也需要家长引起重视了。当小孩患病后,家长一定要注意及时的治疗,使孩子尽快恢复健康,避免耽误了孩子的成长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