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的三大认识误区

骨质疏松的三大认识误区

现在患骨质疏松症的人越来越多,骨质疏松的危害主要为疼痛,骨折严重的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饮食和睡眠等,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但有很多人对骨质疏松症不是很了解,甚至还出现了不少的误解。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骨质疏松的三个认识误区吧,以免影响到以后的治疗效果。

误区一:长期补钙易患结石

美国一项对于45510名男性历时四年的追踪研究显示,每天平均摄入1326毫克钙的人比每年摄入516毫克钙的人患结石的机会减少三分之一。而一项对9173名女性连续12年的调查也表明,高钙饮食者比低钙饮食者患肾结石的可能性减少了35%。

专家指出,发生肾结石的原因不是因为钙太多,而是*中钙代谢发生了紊乱,造成不正常的“钙搬家”所致。当钙代谢紊乱时,随着骨钙减少,而血钙和软组织的钙却增加了,软组织中钙过多会造成结石、高血压、动脉硬化和老年性痴呆。然而,长期补钙的话,可帮助血钙稳定,改善钙代谢,最终降低血钙和软组织中钙的含量,反而减少结石的发生。

误区二:治骨质疏松,最好办法是补钙

有些人走向另一极端,觉得出现骨质疏松后,每天补钙、多晒太阳是最好的办法。“钙的代谢是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起作用的结果,单纯补钙效果并不好。”专家说,破骨细胞使旧骨被破坏,将骨头里的钙释放进入血液循环和细胞外液中,而成骨细胞则促使新骨形成,肠道吸收的外源性钙和*重吸收的钙不断沉积在新骨中。骨质疏松患者体内破骨细胞的作用超过了成骨细胞的作用,此时补钙,就像获得了修补墙壁用的水泥,而药物就像是泥瓦匠,将钙“砌到墙壁”里,因此只有将药物与补钙相结合,才能取得良好疗效。

误区三:女性治骨质疏松只能靠雌激素

女性采用雌激素治疗骨质疏松,效果很好。然而有些女性误以为,对抗骨质疏松只能靠雌激素,自己曾患乳腺癌或乳腺癌潜在高危人群,无法采用雌激素替代疗法,只能听天由命。“这是完全错误的,除了雌激素,还有其他选择。”专家说,不适合雌激素替代疗法的人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性地应用活性维生素D、双磷酸盐制剂、降钙素等。

看了上面的文章,你对骨质疏松的形成原因和预防都有了新的认识了吧。以后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需要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多做些适量的运动,饮食有有规律,尤其是老年人,要注意保暖,尽量的防止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以免对自己的生活造成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