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外科 > 肛肠外科 > 肛瘘 > 肛瘘治疗

中药和西药对肛瘘的治疗方法

中药和西药对肛瘘的治疗方法

大多数患者在患上了肛瘘这种疾病之后,医生往往都会建议患者通过药物来进行治疗,现在医学主要是通过中药和西药两种方法进行治疗,患者也可以做到中西医结合治疗,为了能够让患者拥有更多的选择,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中药和西药对肛瘘的治疗方法。

一、掺药

将各种不同的药物研成粉末,根据制方规律,并按其不同的作用,配伍成外用药,称为掺药。 掺药的种类很多,应用于痔瘘疾病范围也较广,不论肛门周围脓肿、溃疡、瘘管、内外痔术后及肛门皮肤病,凡需要消散、提脓、拔毒、生肌、收口等都可使用。由于疮疡性质和发病阶段不同,在运用掺药时,也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掺药可撒于膏药上、油膏上,或直接撒布于疮面上,或粘附于纸捻上,再插入疮口内,以达到消肿散毒、提脓化腐、腐蚀平督、燥湿祛风、生肌收口和定痛止血等目的。

二、油膏

是将药物同油类煎熬为膏,或将药物捣为细末,与油类搅匀成膏的制剂,又称为软膏。可用猪脂、羊脂、麻油、黄蜡、白蜡和凡士林等调制。其优点是:柔软、滑润。油膏在肛门疾病中经常使用,一般通用于内痔、外痔、肛裂、肛门周围痈疽等,特别对肛门疮口腐烂面较大和一般肛门皮肤病更为适宜。

三、箍围药

古时称为敷贴,它是借药粉具有箍集围聚,收束疮毒的作用,从而促使肿疡消散。或即使毒邪结聚,一时难以消散,也可以使肿疡缩小,达到早日成脓和破溃,避免毒邪蔓延,波及周围组织间隙。如破溃后,余肿未消者,也可用它来消肿,解除余毒。所以,箍围药在临床治疗痔瘘科疾病中,应用较普遍,在外治法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四、生肌收口药

具有促进新肉生长,促使伤口愈合的作用。掺布疮面,能使疮口迅速愈合,要在疮疡溃后或术后,当脓水将尽或腐肉已脱、新生出肉芽的时候使用。瘘管、内外痔、脓肿术后,若只依靠机体的再生能力来生肌收口,时间上较为缓慢,应用此药则可促进其愈合。

五、止血药

具有收涩凝血的作用,适用于溃疡或术后出血,凡属于小络损伤出血者,可掺布于出血之处,外以纱布固定,可以促进伤口血液凝固,达到制止出血的目的。

肛瘘患者如何居家调理?

1、预防恶化:当肛瘘感染化脓时,可借用消毒的针头挑破外口,清除脓液,既可缓解胀痛,又能预防脓液向其它部位蔓延。

2、.适当用药:局部可常用清热解毒的中草药,煎汤外洗,也可适当使用药膏等局部涂抹或中药内服外用。此外,还可使用黄连素、庆大霉素等抗生素口服,以控制炎症。

3、注意清洁:当脓汁外溢,肛门部潮湿不舒适时,要自我注意肛门部的清洁卫生,肛门带也要勤换洗,不要让脓液、分泌物积留患部。应经常用温盐水坐浴泡洗肛门,亦可选用明矾水外洗,或用高锰酸钾溶液清洗局部,至少每晚清洗一次,既可清理局部卫生,又可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减轻炎症的反应。

4、注意卫生:当肛瘘的分泌物增多时,内裤要勤洗勤换、暴晒灭菌,亦可用肛门带保护肛门,以免过多污染内裤。

5、定时排便:每天早晨要养成定时排便的好习惯,粪便长时间堆积在肠道内,水分被身体所吸收,大便会形成硬邦邦的块状,造成排便吃力,加重肛瘘病情恶化。大家都知道,长期的便秘也是引起肛瘘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肛瘘平时饮食要以温和、松软的食物为宜,多吃蔬菜和水果,以免便秘致使肛瘘恶化。

患有肛瘘的患者,除了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药物进行治疗之外,在日常生活中还要做好对这种疾病的家庭护理,适当用药,注意做好自己的个人卫生,做好家庭清洁,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还要避免患病处恶化,这样才能够达到自己想要的治疗效果,从而让自己尽快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