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官科 > 鼻息肉 > 鼻息肉病因

什么因素能诱发鼻息肉疾病呢

什么因素能诱发鼻息肉疾病呢

鼻息肉危害了很多的朋友,在发病后会波及患者的正常生活,我们应当提防鼻息肉的出现,而且要将引起此病出现的原因加以关注,鼻息肉的出现还需要积极的治疗,在这里为大家介绍一下鼻息肉疾病的发病因素会有哪些呢。

鼻息肉的病因:

鼻息肉(nasalpolyp)是鼻-鼻窦黏膜的慢性疾病,以极度水肿的鼻黏膜在中鼻道形成息肉为临床特征。它是由于鼻粘膜长期炎性反应引起组织水肿的结果。发病多在中年以上,男性多于女性,除囊性纤维化病外,幼儿极少发生。好发于中鼻甲游离缘、筛窭、筛泡、筛骨钩突、半月裂孔及上颌窦口等处。可分为水肿型(黏液型)、血管型(出血型)、纤维型、囊肿型等数种,一般常见者为水肿型或混合出现。发病率占1%~4%。但在支气管哮喘、阿司匹林耐受不良、变态性真菌性鼻窦炎及囊性纤维化患者中,发病率可在15%以上。近年提出鼻息肉病(nasal polyposis)的概念,但临床上鼻息肉和鼻息肉病尚无明确的区分标准。

1.变态反应,Kern和Schenck(1933)基于临床统计资料分析认为,鼻息肉是变态反应的结果。因为他们发现在哮喘、枯草热(季节性鼻炎)等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中,鼻息肉有较高的发病率,而在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肺脓肿,支气管扩张和肺结核)则极少见。由于变态反应在鼻部多次发生,在组胺、白细胞三烯等化学介质的作用下,鼻黏膜小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浆渗出增加,使得鼻黏膜极度水肿,受重力影响逐渐下垂,以致形成息肉。

2.慢性炎症,慢性鼻炎、鼻窦炎的脓性分泌物的长期刺激,致使鼻黏膜内发生血栓性静脉炎及淋巴回流障碍,致使鼻黏膜发生水肿而逐渐形成息肉。此外,在某些先天性呼吸粘膜异常(如囊性纤维化、不动纤毛综合征)所致的反复呼吸道感染病人中,也常有鼻息肉的发生。近年又发现鼻息肉与阿斯匹林不耐受、支气管哮喘有密切联系。阿斯匹林不耐受的病人易致鼻息肉和支气管哮喘发生,一般为是阿斯匹林等非类固醇药物干扰花生四烯酸代谢所致。

鼻息肉的治疗办法:

1、采用鼻内窥镜技术,将鼻息肉彻底摘除,这是降低手术后复发率的保障。由于鼻息肉多不仅局限于鼻,还可以向周围侵犯鼻窦,使用圈套器摘除鼻息肉的传统方法很容易复发。鼻内窥镜手术不仅可以达到较深的和隐蔽的部位,完全摘除鼻内息肉,而且还可以通过符合*生理功能的手术操作,降低鼻息肉的复发率。由于激光微波的局限性,病人在选择使用激光,微波等治疗鼻息肉的时候一定要十分谨慎。

2、手术后要定期复诊,就定期到医生处了解术腔情况,必要时应进行术腔的清理,将新生的肉芽或者囊泡去除,以保证手术效果,这种复诊时间有的甚至要持续半年时间。需要坚持局部用药,局部使用激素类药物可以减轻局部的炎症反应,严格遵守鼻息肉患者术后护理要点,从而降低复发率。有一部分患者,即使采用上述方法,仍有复发的可能。如一些称做为鼻息肉病的患者。因此完全保证不复发是不现实的,但对大部人来说,鼻息肉手术的复发是基本可以控制的。

当我们认识这些介绍之后,了解到了可以诱发鼻息肉疾病的因素是什么了,鼻息肉是目前多见的鼻腔方面的疾病,会给患者带来困扰,也因此伤害到了他们的健康,各位朋友要警惕鼻息肉的出现,而且需要多了解此病的发病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