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官科 > 眼科 > 麦粒肿 > 麦粒肿治疗

麦粒肿的常见中医治疗偏方

麦粒肿的常见中医治疗偏方

近年来对麦粒肿的发病,使其有逐渐升高的趋势,并且严重影响到大家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特别是小孩子的发病尤为多见,造成局部眼睛发生红肿,并在眼睑边缘部位可触及到硬结表现,而且在用手下压时会感到非常疼痛。那出现麦粒肿后有哪些中医偏方呢?

方名:解毒消肿方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治急性化脓性睑板腺炎。

【处方组成】黄芩15克、连翘15克、二花15克、生地15克、防风10克、川芎10克、白芷10克、白术10克、枳实10克、甘草5克、大黄10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若见脾胃虚弱,便溏乏力,去大黄、生地、白芷,加党参、当归、黄芪。

【临床疗效】治疗41例,治愈率90.24%。

【处方来源】湖北省黄冈地区第一人民医院王耘松。

【按语】王氏治疗本病除清热消肿之外,还用大黄、枳实取以导滞泄热。清热有三条途径:一发汗,二利尿,三通腑。王氏既用清热泻火,又用通腑导滞,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从本方中又可见到,启用白芷,既可散风,又能排脓消肿,一举二得。精研药性,处方用药始能精练。

眼睛长麦粒肿的原因有哪些

1、外麦粒肿为Zeis腺(蔡氏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初起睑缘部呈局限性充血肿胀,2~3日后形成硬结,胀疼和压痛明显,以后硬结逐渐软化,在睫毛根部形成黄色脓疱,穿破排脓迅速。重症病例可有畏寒、发烧等全身症状。

2、内麦粒肿为睑板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其临床症状不如外麦粒肿来得猛烈,因为处于发炎状态的睑板腺被牢固的睑板组织所包围,在充血的睑结膜表面常隐约露出黄色脓块,可能自行穿破排脓于结膜囊内,睑板腺开口处可有轻度隆起,充血,亦可沿睑腺管通排出脓液,少数亦有从皮肤而穿破排脓,如果睑板未能穿破,同时致病的毒性又强烈,则炎症扩大,侵犯整个睑板组织,形成眼睑脓肿。

麦粒肿的原因

1、外麦粒肿是睫毛毛囊所属的皮脂腺(Zeiss腺)受感染,俗称“偷针眼”。初起时痒感逐渐加剧,眼睑水肿、充血,有胀痛和压痛,在近睑缘处可触到硬结。发生在外眦部者疼痛特别显著,外侧球结膜水肿,耳前淋巴结肿大并有压痛。数日后硬结逐渐软化,在睫毛根部有黄色脓头,积脓一经穿破皮肤,向外排出,红肿迅速消退,疼痛亦随之减轻。

2、内麦粒肿为睑板腺急性化脓性炎症。因睑板腺被牢固的脸板组织包围,病变较深,故眼睑红肿不很明显。腺体化脓后在充血的结膜面可隐见灰黄色的脓头,多突破睑板和结膜的屏障,而流入结膜囊,也有的从睑板腺开口处排出,个别的可穿破皮肤。脓液排出后,红肿即消退。如果致病菌毒性剧烈,则在脓液未向外穿破前,炎症已扩散,侵犯整个睑板而形成眼睑脓肿。

通过上面的详细介绍,相信现在大家一定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对于上述所列举的一组偏方医治麦粒肿疾病,使之大家只能作为临时参考对象,不能用作正式的麦粒肿患者的实际病情,最重要的就是在发现任何眼疾时及时检查确诊是最为关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