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官科 > 眼科 > 麦粒肿 > 麦粒肿预防

麦粒肿疾病的防治措施会有哪些呢

麦粒肿疾病的防治措施会有哪些呢

眼病当中麦粒肿是十分多发的,较多的人会遇到麦粒肿的症状,从而给患者的眼部健康带来了极其严重的侵害,麦粒肿的防治工作是相当重要的,这是我们应当多多去了解的知识,来认识一下麦粒肿的防治措施会有哪些呢。

麦粒肿的防治办法:

麦粒肿是眼睑腺体的一种急性化脓性炎症,中医称土疳或土疡。是现代人多易得的病。麦粒肿分为内外两种:眼睑皮脂腺或睫毛毛囊的感染为外麦粒肿,睑板腺感染称内麦粒肿。由于小儿免疫机能差,对感染的抵抗力不强,加上本性好动,若同时伴有卫生习惯不良,脏手揉眼等,易致细菌侵入腺体而发病。外麦粒肿病变部位初起时红肿、疼痛、近睑缘可摸到硬结,形如麦粒,3~5天后脓肿软化,7天左右可自行穿破皮肤,脓液流出,红肿消失,有的也可不经穿破皮肤,脓液流出,红肿消失,有的也可不经穿破排脓或因排脓不畅自行吸收消退。

内麦粒肿:因其炎症部位在坚实的睑板内,一般范围较小,看起来不重,但疼痛却明显,近外眦部(小眼角)的重症麦粒肿可引起白眼球(球结膜)水肿,呈水泡样,甚至突出于睑裂之外。在睑结膜上的病变区呈红色或紫红色中心部有黄白色脓点,脓肿自结膜面自行溃破,脓液可排出,症状消失。麦粒肿早期可热敷,每日三次,每次20分钟左右,以促进血液及淋巴循环,消散肿物,晚期可待脓肿肿局限化后切开排脓或让其自溃。千万不要用手挤压或用没有消过毒的针去挑,因为面部有丰富的淋巴管和血管网,直接和颅内的血管相通,再加上面部的静脉无静瓣膜,挤压后炎症易向颅内扩散,可引起后果严重的海绵窦炎或脑膜炎等。重症者可全身应用抗生素,眼局部用一般浓度的眼药水和眼药膏。

治疗麦粒肿的办法:

麦粒肿,俗称“偷针眼”,是眼睑腺急性化脓性炎症。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根据受累腺组织的不同部位可分为外麦粒肿和内麦粒肿。不分季节发病,多见于儿童及青年。麦粒肿患部会出现红、肿、热、痛,有的在同侧耳前可见肿大的淋巴结。如果处理不当,严重的可演变为眼睑蜂窝组织炎或眼睑脓肿。有人喜欢用手挤压,其实这样做是很危险的。因为眼睑的静脉与颅内静脉海绵窦相互沟通,眼睑的化脓性感染很容易通过这些静脉回流入海绵窦,形成海绵窦血栓而危及生命。

初期,可作局部湿热敷,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炎症消散。热敷前可用抗生素眼膏涂于眼睑皮肤上,再敷上热毛巾或热水袋。要保持温度,但温度也不能过高,以手背可以忍受的温度为宜(一般40度左右),以免烫伤。每日敷3次,每次15-20分钟。麦粒肿发展到有脓肿形成,出现波动感时,宜及时到医院切开排脓,脓液多时可放置引流条,将脓液引出。

麦粒肿切排后,涂抗生素眼膏,加眼垫包封,术后第二天可去除眼垫并滴抗生素眼水,每日3次,晚上睡前涂抗生素眼膏至红肿完全消退。若切排时放置引流条者,术后需每日换药,动作要轻柔,防止引流条脱落。饮食宜清淡,避免烟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注意用眼卫生,防止眼疲劳;注意休息,做适量运动,增强体质,防复发。

在认识了这些介绍之后,大家了解到了麦粒肿疾病的防治方法是什么了,麦粒肿的出现会给眼睛的健康带来了相当严重的伤害,大家需要提防麦粒肿的出现,重视该病的防治工作,希望大家可以警惕麦粒肿的出现,积极的进行麦粒肿的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