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心理治疗麻风病的重要性
麻风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一旦患有麻风病以后,一定要及时的治疗,避免传染给他人,另外对于患了麻风病的患者,也要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疾病,及时的治疗,这样才有利于病情恢复,下面我们请专家说一下,心理治疗麻风病的重要性。
麻风病不仅给患者带来生理上的痛苦,而且还会造成严重的心理和行为问题。麻风病患者遇到的最主要问题是遭受歧视,精神受到巨大的创伤。病人常发生恐惧、自责、自卑和抑郁等心理变化,在行为上表现为冷漠、孤僻、逃避,甚至对社会产生愤恨、攻击。国内的调查发现:近70%的麻风病患者具有自杀的意念,为健康人的17倍。
麻风病人的心理改变取决于家庭和社会的态度以及患者本身的心理素质。有些病人不愿将病情告诉家庭成员和朋友,愿意接受长期的保密治疗,因而长期存在恐惧、自责、自卑、抑郁的心理问题。他们既怕周围人知道自己的病情后歧视和排斥自己,又怕自己的病对家庭、子女造成不良的影响,所以病人希望能够尽快地摆脱麻风这一“污名”,或者远走他乡,断绝与麻风病防治人员的联系。
麻风病人心理康复的原则应视不同对象、不同时期、不同心理变化,给予科学的宣传、劝解,给予心理康复指导和物质生活上的帮助。
要对公众、病人和其家庭成员宣传麻风病可防、可治、不可怕的科学知识,使全社会认识麻风病不是一种“可耻的疾病”,形成一个让麻风病人能毫不犹豫地接受诊治的社会氛围。社会、社区、家庭和广大民众应主动地关心病人,取得病人的信任,注重病人的隐私权,增强其心理抵御能力,提高治疗和康复的效果。
耳部麻风:病变多发生于耳廓、耳屏,很少侵及外耳道。中耳及内耳发生麻风病变者,迄今尚无报道。初起耳部发痒,有烧灼感,继而发生麻木。耳部增厚,耳垂肿大,亦常出现耳屏增厚及耳道内毛脱落。后期耳部枯萎变薄,或发生溃疡致有瘢痕粘连或缺损。
疾病描述
麻风是由麻风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接触性慢性传染病,经侵犯皮肤、粘膜及周围神经为主,亦可累及深部组织和器官,麻风杆菌主要是特别破损的皮肤或粘膜进入*,本病既不胎传,也不遗传。
症状体征
耳部麻风为全身性皮肤麻风的局部表现,多发生于耳廓及耳屏,很少侵及外耳道,中耳及内耳尚未见及发生麻风病变的报道,外耳麻风初起时为皮肤结节,可发展为瘤样,亦可形成溃疡和瘢痕,导致组织缺损,初起时有耳部灼热感,发痒,继之发生麻风。
耳大神经可因麻风病变侵犯而增厚粗大,面神经可因病变侵犯刺激发生痉挛,亦可因病变压迫出新周围性面瘫,痉挛与面瘫同时出现是麻风性面瘫的特征。
疾病病因
麻风杆菌感染引起。
病理生理
初起时为皮肤结节,可发展为瘤样,亦可形成溃疡和瘢痕,导致组织缺损,初起时有耳部灼热感,发痒,继之发生麻风。
耳大神经可因麻风病变侵犯而增厚粗大,面神经可因病变侵犯刺激发生痉挛,亦可因病变压迫出新周围性面瘫,痉挛与面瘫同时出现是麻风性面瘫的特征。
诊断检查
根据麻风病接触史、慢性病程,全身皮肤,粘膜或周围神经损害,在病变部位取分泌物或活提组织检查,找到麻风杆菌即可确诊,晚期麻风须与结核、梅毒相鉴别。
治疗方案
以全身抗麻风疗法为主,辅以耳鼻咽喉各部的局部对症治疗。
保健贴士
1、要控制和消灭麻风病,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贯彻积极防治,控制传染的原则,执行边调查、边隔离、边治疗的做法。
2、发现和控制传染病源,切断传染途径,给予规则的药物治疗,同时提高周围自然人群的免疫力,才能有效的控制传染、消灭麻风病。
3、鉴于目前对麻风病的预防,缺少有效的预防疫苗和理想的预防药物。因此,在防治方法上要应用各种方法早期发现病人,对发现的病人,应及时给予规则的联合化学药物治疗。
4、对流行地区的儿童、患者家属以及麻风菌素及结核菌素反应均为阴性的密切接触者,可给予卡介苗接种,或给予有效的化学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
温馨提示,麻风病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重视,包括世界卫生组织也都在研究治疗麻风病的一些方案,所以大家患上这种疾病以后,一定要及时的治疗,它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为了我们自身的健康,在日常生活里我们一定要多加预防麻风病的发生。
-
麻风病患者要注意哪些事项呢麻风病不仅危险,同时还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当疾病发生之后,患者会遭受到痛苦的折磨,家人们也是备受打击,既要照顾到患者的情绪
-
治疗麻风病注意的事项是哪些麻风病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因为它的传染性比较强,所以大家对于麻风病也很重视。很多患者在患有麻风病时会出
-
谈谈治疗麻风病注意事项是哪些麻风病出现以后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因此这种疾病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大家在生活中对于麻风病应该及时的了解,这样既可以帮助我们
-
麻风病都有哪些诊断方式呢麻风病对于患者的危害是比较严重的,不仅影响到了身体健康,同时也会在心里留下阴影,特别是要注意鉴别方式,患了麻风病的症状,
-
治疗麻风病应该注意的事项在我们的周围,有很多的人患有麻风病这种疾病,对于治疗麻风病需要注意的事项主要有,在没有搔痒的慢性皮肤疾病,应想到是否是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