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官科 > 鼻息肉 > 鼻息肉治疗

鼻息肉疾病有哪些中医疗法

鼻息肉疾病有哪些中医疗法

我们的身边患有鼻息肉的朋友较多,该病是十分严重的鼻部疾病了,会带来不便,影响了患者鼻腔方面的健康,朋友们必须要多关注自己鼻部的变化,而且鼻息肉的发生要尽快进行治疗,认识一下鼻息肉的中医治疗方法是什么呢。

鼻息肉是常见的五官科疾病,发病者成人多于儿童,南方发病率高于北方。鼻息肉是指鼻腔内的良性赘生物,其形状如葡萄,光滑柔软,带有蒂且可活动。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持续性鼻塞,嗅觉减退,鼻涕增多,并伴有头昏头痛,检查鼻腔时可见一个或多个表面光滑、色灰白或淡红色的赘生物,接触赘生物时不痛,可移动,且一般不易出血。

中医认为本病多因肺经湿热、壅结鼻窍所至。鼻窍长期受风湿热邪侵袭,使鼻窍滞留邪浊,最后凝结成息肉;亦会因嗜食厚味,使湿热内生,上蒸肺胃,结滞鼻窍而成。本病的中医疗法为:清肺泻火,利湿散结,活血凉血。对于治疗该病,提供参考药方:黄芩12 桑白皮15 鱼腥草18 辛荑花10 白芷15 川芎15 败酱草30 皂角刺18 生地24 白术18 丹参24 云苓15 党参18 黄芪24 丹皮10 川足2条。

板兰根、核桃壳(先煎)各30克,芦根、金银花各20克,桑叶、桔梗、玄参各15克,赤芍、白芷各10克,红花、川芎各6克,甘草5克,辛夷3克。水煎服,日一剂。效果良好。甘遂末、甜瓜蒂各3克,硼砂、飞辰砂各1.5克,冰片0.6克,研末,少许塞鼻,适用于各型鼻息肉。狗头骨50克,乌梅25克,人指甲9克。置瓦上炭火焙烤,待分别呈白色、黑炭样和焦黄色时取出待凉研极细,与硼砂末6克和匀。用法:药粉少许吹于息肉上。

鼻息肉是由于鼻窦细菌感染或过敏引起。对于过敏引起的息肉在切除息肉的同时,口服或鼻腔用抗过敏的药物,可防止息肉复发。感染引起的息肉,多是鼻窦炎引起,在切除息肉的同时,还要清除感染灶,否则息肉极容易复发。目前常规的治疗方法是,通过ct等影像学检查,确定炎症范围和程度,然后运用鼻窦窥镜将息肉、炎症组织清除,并使鼻窦与鼻腔形成通畅的引流,细菌就失去了生长繁殖的条件。术后按要求定期换药、复查,确定鼻窦开口是否通畅、有无鼻腔粘连,才能防止复发。

了解这些内容后,大家已经认识到了鼻息肉的中医治疗方法是什么了,我们需要多了解一些关于鼻息肉疾病的知识,经常关注自己鼻部方面的健康,而且鼻息肉的出现需要积极的治疗,大家还应当正确的认识上述中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