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官科 > 眼科 > 麦粒肿 > 麦粒肿常识

麦粒肿疾病的相关预防措施具有哪些

麦粒肿疾病的相关预防措施具有哪些

麦粒肿这种疾病是当前来看多见的,此病的发病较急,带来了较为严重的危害,希望朋友们可以清楚了解麦粒肿的知识,日常生活中去做一些麦粒肿的预防工作才可以,到底会有哪些措施有效的预防麦粒肿呢,往下看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麦粒肿的预防措施:

麦粒肿是眼睑腺体的一种急性化脓性炎症,中医称土疳或土疡。麦粒肿分为内外两种,眼睑皮脂腺或睫毛毛囊的感染为外麦粒肿,睑板腺感染称内麦粒肿。由于小儿免疫机能差,对感染的抵抗力不强,加上本性好动,若同时伴有卫生习惯不良,脏手揉眼等,易致细菌侵入腺体而发病。

外麦粒肿病变部位初起时红肿、疼痛、近睑缘可摸到硬结,形如麦粒,3~5天后脓肿软化,7天左右可自行穿破皮肤,脓液流出,红肿消失,有的也可不经穿破皮肤,脓液流出,红肿消失,有的也可不经穿破排脓或因排脓不畅自行吸收消退。

内麦粒肿:因其炎症部位在坚实的睑板内,一般范围较小,看起来不重,但疼痛却明显,近外眦部(小眼角)的重症麦粒肿可引起白眼球(球结膜)水肿,呈水泡样,甚至突出于睑裂之外。在睑结膜上的病变区呈红色或紫红色中心部有黄白色脓点,脓肿自结膜面自行溃破,脓液可排出,症状消失。

麦粒肿早期可热敷,每日三次,每次20分钟左右,以促进血液及淋巴循环,消散肿物,晚期可待脓肿肿局限化后切开排脓或让其自溃。千万不要用手挤压或用没有消过毒的针去挑,因为面部有丰富的淋巴管和血管网,直接和颅内的血管相通,再加上面部的静脉无静瓣膜,挤压后炎症易向颅内扩散,可引起后果严重的海绵窦炎或脑膜炎等。重症者可全身应用抗生素,眼局部用一般浓度的眼药水和眼药膏。

麦粒肿的治疗办法:

药物治疗,孩子患了麦粒肿后,早期眼睛或眼睑缘会出现痒痛,一般无全身不适,此时可以用抗生素眼药水滴眼,如利福平眼药水、环丙沙星眼药水,每天4—6次,可以控制感染扩散。再者,应尽早局部热敷,就是用一块干净的热毛巾给孩子湿敷病眼,每次10—15分钟,每日3—4次,以便促进眼睑的血液循环,缓解症状,促进炎症消散。一旦脓肿形成,出现了脓头,就该带孩子到医院切开脓肿,放出脓液,眼睛的红肿会很快消退,疼痛也会减轻,直到痊愈。

手术治疗,手术切开,当脓点形成后可切开排脓。但要注意外麦粒肿的切口应与睑缘平行,内麦粒肿的切口庆与睑缘垂直。切忌不适当的挤压,以防炎症向眶内、颅内扩散,引起眶蜂窝织炎、海绵窦静脉炎、脑膜炎、及脓肿等而危及生命。

当朋友们看到了以上的知识之后,应当了解到了麦粒肿疾病的预防措施有哪些了,麦粒肿的出现伤害到了较多朋友的眼部健康,大家应当多了解一些关于麦粒肿的知识才行,而且应当注意观察眼部的变化,生活中需要去进行此病的预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