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家健康

出现大量蛋白尿莫惊慌,9种检查定病因,对症下药病症成为关键

出现大量蛋白尿莫惊慌,9种检查定病因,对症下药病症成为关键

临床上所指的大量蛋白尿是指24小时尿蛋白定量>3.5g,许多人经过检查发现蛋白尿后都不知道是怎样回事?不知该怎么办?其实,出现大量蛋白尿,超过3.5g,即可诊断为“肾病综合征”,但肾病综合征的原因很多,如需确诊还应在肾病科医生的具体指导下,做以下检查来协助诊断:

(1)血常规:包括血红蛋白,红、白细胞,血小板计数以及白细胞分类。

(2)尿液检查:包括蛋白尿定性,24小时尿蛋白定量。

(3)尿蛋白电泳:分析尿蛋白成分,看它是肾小球性,还是肾小管性或是混合性等。定量测定尿蛋白蛋白和β2微球蛋白:白蛋白与β2微球蛋白的比值,正常值24小时为50~200mg(平均为100)。肾小管性蛋白尿24小时为1~14mg,而肾小球性蛋白尿24小时为1000~14000mg。

(4)尿沉渣相差显微镜检查:畸形红细胞为主者(>70%)为肾小球性血尿,正常形态红细胞为非肾小球性血尿。对肾小球疾病诊断有重要价值。

(5)尿单克隆轻链免疫球蛋白测定:对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诊断有价值。

(6)血生化:肌酐、尿素氮、白蛋白、球蛋白、总蛋白、电解质、阴离子间隙、钙、磷、尿酸、胆红素、碱性磷酸酶、转氨酶、胆固醇、三酰甘油、乳酸脱氢酶等。

(7)免疫学检查:血清抗核抗体、抗dis-DNA抗体、抗sm抗体、补体C3等,对于诊断狼疮性肾炎至关重要。

(8)影像学检查:B超、CT、X线等。

(9)肾穿刺:对于明确肾脏病理诊断、评价严重程度、制定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具有十分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