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问 | 舒肝平胃丸与舒肝和胃丸,一字之差有何区别?
在治疗胃脘痛的中成药中,有两个很著名的品种,一个叫做舒肝平胃丸,一个叫做舒肝和胃丸。这两个中成药都是非处方药。那么,胃痛的时候该如何选择,它们两个有什么区别呢?
首先看这两个药的名字,很容易理解,它们都是用于肝胃气滞所致的胃脘痛,都是通过疏肝理气来实现治疗目的。先说说这两个药的功效与主治:
舒肝平胃丸(《中国药典》2015版):舒肝和胃,化湿导滞。用于肝胃不和、湿浊中阻所致的胸胁胀满、胃脘痞塞疼痛、嘈杂嗳气、呕吐酸水、大便不调。
舒肝和胃丸(《中国药典》2015版):舒肝解郁,和胃止痛。用于肝胃不和,两胁胀满,胃脘疼痛,食欲不振,呃逆呕吐,大便失调。
从功效上看,舒肝平胃丸倾向于治疗由于湿浊中阻所致的胃脘痛,这种证型常表现为胸脘痞闷疼痛,进食后加剧,痛连两胁。且易燥易怒,嘈杂吞酸,纳呆食少,大便时溏。简言之,就是对于平时胃部不适,吃饭之后加重疼痛,泛酸,情绪暴躁,茶饭不思,偶尔还拉肚子这样的病人,舒肝平胃丸的治疗效果较好。
相比之下,舒肝和胃丸则倾向于肝胃不和,气机不利所致的胃脘痛,这种证型具体表现为胃痛常窜及两胁,嗳气呕恶,食欲不振,大便不畅。简言之,舒肝和胃丸善于治疗平时胃部伴两胁疼痛,恶心呕吐,总觉得胃里面有气,进而影响食欲,便秘的患者。
我们再来看看这两个药的组方:
舒肝平胃丸:由7味中药组成,分别为姜厚朴、陈皮、麸炒枳壳、法半夏、苍术、炙甘草、焦槟榔。
舒肝和胃丸:由13味中药组成,分别为醋香附、白芍、佛手、木香、郁金、炒白术、陈皮、柴胡、广藿香、炙甘草、莱菔子、焦槟榔、乌药。
可以看出,两个中成药的组方中都含有陈皮、焦槟榔和炙甘草,都具有理气、和胃、消食的功效。除了这三味中药相同之外,余下的中药不仅不同,而且舒肝和胃丸比舒肝平胃丸还多了6味中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两个药的作用不同呢?
从中医的角度讲,研究一个方剂,不仅仅要看方子里的药物组成,还要分析君臣佐使。一般而言,从不同药味的含量中就能体现出来。由于这两个药中《中国药典》2015版均有收录,所以我们再看一下《药典》中的记载:
舒肝平胃丸:姜厚朴30g、陈皮30g、麸炒枳壳30g、法半夏30g、苍术60g、炙甘草30g、焦槟榔15g。
舒肝和胃丸:醋香附45g、白芍45g、佛手150g、木香45g、郁金45g、炒白术60g、陈皮75g、柴胡15g、广藿香30g、炙甘草15g、莱菔子45g、焦槟榔45g、乌药45g。
由此可见,舒肝平胃丸中,用量最大的中药为苍术(60g),为君药。苍术的功效为燥湿健脾,同时,余下的药味功效多为理气、燥湿等功效。因此,本药的作用偏于治疗湿浊中阻的胃脘痛。而舒肝和胃丸中,用量最大的中药为佛手(150g),为君药;次为炒白术(60g),为臣药。佛手长于行气止痛,白术长于健脾益气,余下的药味多为疏肝、解郁、理气、和中等功效。因此,舒肝和胃丸对气机不畅,肝郁所致的胃脘痛效果较好。
综上所述,舒肝平胃丸与舒肝和胃丸在名称上虽只有一字之差,但所对应的具体证型却大相径庭。舒肝平胃丸长于治疗湿浊中阻,而舒肝和胃丸则善于治疗气机不畅。在使用这两种药物前应先确定一下自己的症状表现来选择合适的药物。另外,舒肝平胃丸的说明书中标注有孕妇忌服的字样,使用时应注意。如果还是不能确定自己的胃痛属于哪种类型,该选哪种药,还请您进一步咨询中医师与中药师。
-
中国泛癌种基因检测大Panel获国际认可!桐树基因斩获欧盟CE认证伴随我国基因科技的不断提升,国内外基因检测水平正在日臻趋同,国际上对我国企业研发生产的基因检测产品及技术的认可度也随之提
-
更年期女性的春天可能不明媚,仲景逍遥丸来添彩人间四月芳菲尽,本是出门踏青,赏春好时节,有些人却无法心情舒畅。相反,会出现情绪激动、悲观失望,甚至自暴自弃的情况,她们
-
总是熬夜,当心肾阴虚!情况严重可用六味地黄丸熬夜会有哪些影响?短期来看,可能会出现白天上班没精神、打瞌睡的情况;长期来看,可能会免疫力下降、脸色暗淡出现黑眼圈,健忘
-
痛经调理需针对不同体质分时段正确服用月月舒时下,气温乍暖还寒,有的人穿着棉袄,有的人已经穿上薄衫,有爱美的年轻女性甚至已经迫不及待的换上薄薄的丝袜、短裙。这样的装
-
更年期女性春季脏躁症状加重可用逍遥丸最美人家四月天,春天万物复苏、百花盛开,本该让人心情舒畅,然而春季却是抑郁症的高发季节。因为春季阳气升发,容易造成肝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