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家健康

一位糖尿病人的伤口,从麻木到水泡直至皮肤坏死,“步步惊心”

一位糖尿病人的伤口,从麻木到水泡直至皮肤坏死,“步步惊心”

还记得小时候吃的某某奶糖,那种甜蜜的幸福至今令人难忘,后来长大当了医生,每天要面对太多的糖尿病人,他们的痛苦令我感同身受。

那批50后、60后,经历过生活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后来生活条件好转,高糖食物摄入也逐渐增多,加之缺乏对糖毒性的认识,使这个群体成为了我国糖尿病发病率最高的群体。

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全世界有超过2.85亿糖尿病患者,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糖尿病国家。

糖尿病每年会夺去超过400万人的生命,是导致失明、肾衰竭、心脏病、卒中、截肢的主要原因。

糖尿病的主要危害在于长期慢性的高血糖导致的多种组织器官的损伤和功能异常,大血管病变已经成为糖尿病致死的主要原因。

由于糖尿病属于进展性疾病,在确诊糖尿病前,约60%的病人已经合并大血管病变,也就是说,大血管病变在诊断糖尿病前5·10年就已经存在。

2个多月前,笔者接诊了一位有20多年病史的糖尿病人,有机会记录了他下肢皮肤从麻木到水泡直至皮肤坏死的过程。

现在介绍给大家,以便让更多的人重视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危害,用实际行动更加严格地控制好血糖,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1.皮肤麻木。

病人姓高,是一位70多岁的男性,当时他来就诊的时候,下肢血管的彩超已经显示患有动脉闭塞症。病人的血糖长期控制不佳,一直在10mmol/l上下波动,最高的时候达到了20多。

由于下肢动脉的闭塞,病人下肢血液循环不畅,营养不良,导致皮肤色素沉着和趾甲脆弱,并患有甲癣。下肢皮肤对冷热刺激感受度下降,皮肤温度低,触摸皮肤明显发凉。

2.皮肤水泡。

在一次病人妻子用暖水袋为其足部取暖时,由于病人下肢皮肤麻木,对温度刺激不敏感,加之皮肤长期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虽然暖水袋的温度并不高,却导致皮肤烫伤,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水泡。

糖尿病人的皮肤一旦受损,都很难愈合,往往会形成经久不愈的溃疡。病人的水泡,经多次抽吸、高渗盐水纱布湿敷、换药等治疗,仍未能消退,渗液不断,而且表面的皮肤逐渐出现了坏死的迹象。

3.皮肤坏死。

(在病人的下肢水泡部位,一周后发生了坏死,因皮肤坏死的图片不适合收录,没能刊出,请读者朋友谅解。)

虽然经过多方治疗,仍然未能阻止病情的进展,病人的下肢皮肤最终出现了坏死。这是我们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我曾建议病人转到上级医院治疗,但是病人因为经济原因拒绝了我的建议。

此时病人已经合并有严重的肾功能不全和心力衰竭。不但下肢的皮肤缺氧,营养不良,而且其他重要的脏器都出现了功能衰竭。

(半个月后,病人在家中不幸去世。)

下肢的病变,只是糖尿病人全身血管病变的一个缩影。

糖尿病导致的血管病变是全身性疾病,广泛的血管硬化、管腔狭窄闭塞会影响到各个脏器。45岁以上、病程超过5年的糖尿病人中,90%以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下肢血管病变。

据多项临床研究数据显示,糖尿病人发生下肢血管病变后,其5年死亡率高达38.36%。而且有50%~70%的非外伤性截肢是由糖尿病造成的。

足背动脉触诊

糖尿病血管病变重在预防,除了要严格控制血糖外,还需要进行调脂、抗凝、控制高血压、保护血管内皮等综合治疗。

小知识:

下肢血管病变的常用检查方法。

1.足背动脉触诊。可预测下肢血管病变的程度。

2.下肢血压检测。主要用于筛查和诊断。

3.下肢血管彩超。可显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部位、数量、大小。

4.表皮温度检测。可判断下肢血液供应情况。

5.经皮氧分压检测。检测肢体血液循环状况。

6.动脉造影。判断血管狭窄程度及堵塞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