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小心扭伤脚导致截肢?医生:小心糖尿病足,这个检查能早发现
作为威胁心血管健康的“甜蜜杀手”——糖尿病,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了,有国外的学者把糖尿病和高血压并发的患者比喻为“处于双重危险境地”的人群,足以说明糖尿病和高血压这个组合是多么致命的联合。因此对待糖尿病跟高血压一样,也要尽早干预,才能让自己避开这个危险的境地。
今天就要给大家来讲一讲这个糖尿病足周围神经病变的一些相关知识。
相信很多人乍一眼看到标题“一不小心扭伤了脚去导致截肢?!”是不是第一感觉就是“这怎么可能?”然而事实上,却确实的发生了,今天要先跟大家讲一个案例,来引入今天的主题。
53岁的何阿姨三个月前在下楼梯的时候不小心扭伤了左脚,她休息了一会儿后发现还能走路,只是脚踝处有点红肿,所以她就每天擦了一点药膏,也没去医院看,可是过了几天,这红肿不但不见消下去,反而红肿的面积越来越大,最后从脚到膝盖位置的皮肤从红肿变成黑色了,家里人看到觉得不对劲,赶紧送她去了医院就诊。
到了医院,何阿姨介绍完整个发病经过后,医生就问她是不是患有糖尿病,何阿姨才告知医生自己有十多年的糖尿病史了。医生告诉她,糖尿病患者因为血管和神经病变,下肢的感觉减弱甚至消失,所以局部抵抗力也减弱,很微小的创伤如果没有正确的处理和治疗都有可能造成很严重的感染,而经过感染,何阿姨的左腿从脚趾到膝盖的皮肤以及肌肉都坏死了,可能要面临截肢。
虽然这是别人的经历,但是值得重视,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这个糖尿病病程越长,并发症的风险也会越大。糖尿病人群中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率为60.3%,在糖尿病前期就可以出现,最主要危害是导致糖尿病足和糖尿病的溃疡,增加了截肢的风险。因此,糖尿病足应该早期筛查,尽早干预。
发现4个症状需小心糖尿病足神经病变
当糖尿病神经病变进展到一定程度,双脚如果出现以下4个症状,则需要警惕神经病变。
双脚出现对称性的麻木疼痛的感觉;
双脚对称性的出现针刺痛的感觉;
双脚好像有蚂蚁在脚上爬过的异物感;
双脚走在路上的时候感觉踩在棉花上的踏棉感;
当你感觉这四个异常症状呈袖套状或袜套状分布在双脚皮肤上的时候,就要警惕周围神经病变了。另外,上了年纪的一些老年糖友,要留意糖尿病足的麻木疼痛与关节疼痛的区别,糖尿病足的麻木疼痛一般会呈现节段性的分布,主要发生于双脚上。而关节性的疼痛主要是集中在一个具体的点,表现为红、肿、热、痛,可能发生于一只脚,或者两只脚都同时发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病率如此之高,高危因素也多,危害很严重,因此,应该加强早期的筛查,尽早干预,延缓神经病变进程,避免截肢风险的发生。
建议:糖尿病患者应每年做一次神经功能的筛查,如果病程较长并且还合并有其他一些微血管疾病的患者,更应每3~6个月做一次筛查。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神经功能筛查
介绍一种最简单的筛查方法给大家,通过脚踝反射、针刺痛觉、震动感觉、压力感觉、温度感觉这个5项来做一个基本的检查,帮助发现那些没有症状的处于潜伏期的糖尿病足。
说明:有疼痛、麻木、感觉异常等临床症状者,以上5项检查中任1项异常诊断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无疼痛、麻木、感觉异常等临床症状者,如果以上的5项检查中有任意2项异常的话,即临床诊断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除了定期筛查,还可以通过哪些手段来预防呢?
首先做好身体的代谢控制,我们知道高血糖、高血脂、血糖变化、BMI体重、吸烟等等这些都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高危因素,因此有效的控制好身体的血糖水平、将一些异常的血脂情况纠正过来、控制好高血压、改善血凝情况以及控制好体重,也变得尤为重要。
其实就是做好足部的加强护理。糖尿病患者要注意选择合适舒适的鞋袜;在平时要养成经常检查鞋子是否有异物的习惯,如发现有异物要及时取出,以免让脚出现伤口;注意每天正确的洗脚护脚,到了秋冬季节可以用润肤霜涂擦脚部,如果脚容易出汗也可撒些滑石粉。
-
中国泛癌种基因检测大Panel获国际认可!桐树基因斩获欧盟CE认证伴随我国基因科技的不断提升,国内外基因检测水平正在日臻趋同,国际上对我国企业研发生产的基因检测产品及技术的认可度也随之提
-
更年期女性的春天可能不明媚,仲景逍遥丸来添彩人间四月芳菲尽,本是出门踏青,赏春好时节,有些人却无法心情舒畅。相反,会出现情绪激动、悲观失望,甚至自暴自弃的情况,她们
-
总是熬夜,当心肾阴虚!情况严重可用六味地黄丸熬夜会有哪些影响?短期来看,可能会出现白天上班没精神、打瞌睡的情况;长期来看,可能会免疫力下降、脸色暗淡出现黑眼圈,健忘
-
痛经调理需针对不同体质分时段正确服用月月舒时下,气温乍暖还寒,有的人穿着棉袄,有的人已经穿上薄衫,有爱美的年轻女性甚至已经迫不及待的换上薄薄的丝袜、短裙。这样的装
-
更年期女性春季脏躁症状加重可用逍遥丸最美人家四月天,春天万物复苏、百花盛开,本该让人心情舒畅,然而春季却是抑郁症的高发季节。因为春季阳气升发,容易造成肝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