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家健康

34岁男子,突发心梗离世,医生提醒:睡前2个习惯,害了不少人

34岁男子,突发心梗离世,医生提醒:睡前2个习惯,害了不少人

心脏就像一台"水泵",让血液顺利流动至全身各个器官,一旦为心脏供血的血管堵塞,心梗就来了。

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因心梗及并发症离世的人近100万,因此,对心梗的防治至关重要。

今年34岁的胡先生,跟往常一样吃完晚饭就打开了电脑,一边吸烟,一边跟朋友一起"开黑",到了关键时候,胡先生突然觉得胸疼。

刚开始胡先生没有在意,结果过了十几分钟,还是没有好转,胡先生起身想要去客厅喊妻子时,突然眼前一黑晕倒了。

妻子去喊胡先生去睡觉时才发现,于是赶紧打了急救电话。

到了医院,医生对患者进行了详细的检查,显示患者大面积心梗。因为送医不够及时,经过3个多小时的抢救,最终还是没能挽回患者的生命。

医生提醒:睡前2个习惯,害了不少人

第1件:久坐不动

玩游戏时,一直处于坐着不动的状态。

若长期如此,会减慢血液的流动速度,升高血液的粘稠度,会增加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率。

在起身、暴躁等情绪时,血压会有所波动,血栓受到高压血的冲击时脱落,可瞬间堵塞血管,若被堵塞的血管是冠状动脉,就会使心肌缺血缺氧,诱发心梗。

第2件:吸烟

老烟枪常说吸烟是有乐趣的。

但吸烟时,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刺激冠状动脉收缩,使心脏的压力急剧升高,易诱发心脏疾病。

烟草中的一氧化碳进入体内,还会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液的携氧量降低,易使心肌缺血缺氧,诱发心梗。

数据显示,吸烟总量每增加1倍,急性心梗的发生风险会增加4倍。

身体出现这4种异常,十有八九心梗已上身

异常1:胸痛

胸痛是心梗最典型的表现。

尤其在暴饮暴食、过度劳累后,出现持续15分钟以上的压抑性胸痛,甚至伴有濒死感、恐惧感,要及时就医。

异常2:上腹部疼

心脏的迷走神经传入纤维感受器:分布在心脏的下壁。

心梗来临时,心脏受损,迷走神经会发出疼痛的信号,引起上腹部剧烈疼痛,严重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

异常3:咳嗽

难以治愈的咳嗽也要警惕心梗。

这是心脏左心室早衰的一种表现,尤其在熟睡后,出现胸闷气短、呼吸不畅,休息一段时间后有所缓解的症状,要及时检查。

异常4:恶心呕吐

在排除糖尿病等因素后,不明原因的恶心呕吐要警惕。

下壁与膈肌相邻,下壁心梗发生后,膈肌会受到刺激,使肠胃出现相关的反应,如恶心呕吐。

保护心血管健康,预防心梗,做好4个"一点"

第1个:睡得早一点

长期熬夜对*百害无一利。

人在熬夜时,交感神经兴奋,*内会分泌出更多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压力激素,升高血压。

久而久之,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增加心脏负担,易诱发心梗。

建议,每晚23点之前睡觉,最好能保证7~8个小时的有效睡眠。

第2个:水多喝一点

水有"最好的稀释剂"之称,保证体内水分充足,可稀释血液粘稠度,减少血栓形成,预防心梗的发生。

喝水时,可加入一些有利于养护血管的茶,控制血脂。

念露菊,富含降低血脂的必需元素——Anti-oxidants、三帖类化合物。

研究显示,常服念露菊有助于降低血液中甘油三酯、坏胆固醇含量,抑制脂蛋白合成,加速脂质分解,以此来达到降低血脂、预防脑梗的作用。血脂高的人可以每天喝一些。

第3个:运动勤一点

运动能加速血液循环,促进代谢垃圾排出,还能增强心肺功能。

建议,选择瑜伽、打太极拳、散步、做健身操、骑自行车、慢跑等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运动时达到微微喘气即可。

建议,每周运动3~5次。

运动时,要注意自身状态,并及时调整,切忌为了追求效果进行高强度运动,避免加重心脏负担。

第4个:情绪稳一点

情绪变化与心脏健康有密切关联。

人在情绪激动时,体内儿茶酚胺等的分泌会迅速升高,使血压升高、心脏左心室压力升高,心肌的需氧量也会随之升高,易导致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这时,心肌就会因为缺血缺氧坏死,心梗也就来了。

建议,注意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定期外出旅游,多参加轻松愉悦的活动,多与身边的人交流,都有助于保持情绪稳定。

小知识——牢记"120"

▪ 一旦突发心梗,要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 心梗的黄金抢救时间只有120分钟,要注意把握。